文档详情

《2017年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doc

发布:2018-10-04约4.04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 一月份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 时 间:2017年1月5日 地 点:示教室 主 持 人: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记 录 人: 活动主题:院感管理 活动内容及结果: 1、检查医护人员七步洗手法,并检查院感管理情况; 2、做好科室感染发生例数、医院感染漏报例数的统计工作。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手卫生不到位; 2、执行无菌操作不力; 3、自身防护不认真。 改进措施: 1、通过现场演示再次认真学习七步洗手法,人人过关;在检查下一个病人前严格手消毒; 2、所有操作包括解除病人的无创操作等均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 3、和病人接触时防止被其各种体液污染和锐器伤,一旦发生及时上报处理; 4、需对治疗室行早晚消毒各消毒一次; 5、完善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医院感染漏报例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的统计工作。 二月份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 时 间:2017年2月10日 地 点:示教室 主 持 人: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记 录 人: 活动主题:核心制度——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活动内容及结果: 1、抽查上月白班、夜班、周末班交接班是否及时; 2、检查交接班记录是否及时书写; 3、检查交接班记录内容是否准确反映值班情况; 4、是否完善交接班记录书写合格率的统计工作; 5、现场考核,抽取1-2名医务人员了解其对交接班制度的掌握情况。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接班人员未能提前到班 2、不重视交接班,不详细,床头交班不到位 3、交接班记录书写不及时不简洁或内容空洞。 改进措施: 1、再次强调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迟到罚款100元/次; 2、学习交接班制度具体内容,让科内人员充分认识到交接班的重要性,对危重病人交班更要详细,要床头交班; 3、交班记录要简练,写主要的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及注意点; 4、完善交接班记录书写合格率的统计工作。 三月份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 时 间:2017年3月12日 地 点:区示教室 主 持 人: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记 录 人: 活动主题:知情谈话制度的落实 活动内容及结果: 抽查运行病历中知情谈话制度的执行情况; 组织学习本科室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知情谈话制度; 实际考察医生如何进行知情谈话; 征询住院患者对于主管医生的知情谈话的意见建议。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知情谈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知情谈话不到位,不能抓住重点; 3、谈话的技巧性不够。 改进措施: 1、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到知情谈话的重要性,也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必修课,谈话建立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并营造良好的氛围; 2、谈话前要有提纲,突出重点; 3、年轻医生要多向上级医师学习沟通的技巧,还要多学习多总结,每天都要有记录。 四月份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 时 间:2017年4月20日 地 点:示教室 主 持 人: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记 录 人: 活动主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活动内容及结果: 核查疑似感染病人标本送检率; 核查感染病人使用抗生素时间情况; 核查限制用抗生素应用科主任同意审批制度; 现场考核,抽取1-2名医务人员了解其对限制用抗菌药物种类的掌握情况。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抗菌素使用率较高; 2、各种标本送检率不达标; 3、部分感染病人使用时间过长现象。 改进措施: 1、已和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管理规定一致,术前及感染病人需使用抗生素的需经科主任同意审批后使用; 2、坚决执行院感科关于发热病人采样的规定,各种标本及时送检; 3、规定一般抗生素使用不得大于两周,特殊感染或严重感染的需经讨论后决定。 五月份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 时 间:2017年5月13日 地 点:示教室 主 持 人: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记 录 人: 活动主题:核心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的落实 活动内容及结果: 1、抽查运行病历中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执行情况; 2、抽查每个医生20份既往住院病历; 3、现场考核。抽取1-2名医务人员了解其对三级查房制度的掌握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住院医师查房时间不够长,每日晚查房不到位,有问题未能及时向上级反映,执行上级医师查房医嘱打折扣; 2、主任主治查房不及时,分析问题不详细重点不突出,记录不完整; 3、部分医师未能对查房记录进行补充修改,签名不及时。 改进措施: 1、学习有关文件,清楚落实三级查房制度的重要性,住院医师每日早晚查房,主治每天查房,主任每周至少一次,对上级查房医嘱必须无折扣及时执行; 2、上级医师查房时尽量多讲一些,把问题说透,把知识点详细归纳总结,及时讲解专科进展; 3、主任主治要及时对查房记录进行修改补充并及时签名。 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