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89-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pt

发布:2017-09-25约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hypertension) 丁振江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概 述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95%)和继发性(5%)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长期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诊断标准 SBp≥140mmHg 和/或 DBp≥90mmHg 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 (WHO/ISH) 类 别 SBp( mmHg ) DBp(mmHg ) 理想血压 120 和 80 正常血压 130 和 85 正常高值 130~139 或 85~89 1级高血压 140~159 或 90~99 临界高血压 140~149 或 90~94 2级高血压 160~179 或 100~109 3级高血压 ≥180 或 ≥110 流行病学 1959年 5.11% 1979年 7.73% 1991年 11.88% 西方国家 15%~20% 病 因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饮食、精神应激 其他因素 体重、避孕药、OSAS 发病机制 平均动脉血压=心排血量×总外周阻力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肾性水钠潴留 RAAS 激活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胰岛素抵抗 病 理 早期仅表现为心排血量增加和全身小动脉张力的增加。高血压持续及进展即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小动脉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腔狭窄(血管壁“重构”),使高血压维持和发展并进而导致重要靶器官损伤。同时,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累及中、大动脉。 病 理 心脏 高血压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病 理 脑 脑部小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可致腔隙性梗死。脑血管壁结构薄弱,易形成微动脉瘤,当压力升高时可引起破裂、脑出血。脑中型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急性血压升高时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缺血、渗出、致高血压脑病。 病 理 肾脏 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肾实质性缺血。持续高血压致肾小球囊内压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最终致肾衰竭。 病 理 视网膜 小动脉从痉挛到硬化,血压急骤升高可致视网膜出血、渗出。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 并发症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脑病 、心脏疾病、脑血管病、慢性肾功能衰竭 、主动脉夹层 症 状 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头痛、头晕、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 体 征 血压波动 A2亢进 收缩期杂音 收缩早期喀喇音 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 舒张压持续≥130mmHg 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神经乳头水肿 肾脏损害突出,表现为持续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可伴肾功能不全 进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预后不佳,多死于并发症 病理上以肾小动脉纤维样坏死为突出特征 高血压危象 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 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明显升高,≥260/120mmHg 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 高血压脑病 血压突然升高,突破了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导致脑灌注过多,液体渗入脑血管周围组织,引起脑水肿 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抽搐、昏迷 诊 断 鉴别诊断 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1~3级) 男性55岁 女性65岁 吸烟 总胆固醇5.72mmol/L 糖尿病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靶器官损害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