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套卷]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doc

发布:2017-04-07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题(2014-11-3)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八卦只用于计算季节和时间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代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D.八卦与农耕文明相关 2. “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之威德。”历史的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 A.书生之见,荒诞无稽 B.不合时宜,难以实践 C.切合时情,迎合帝王 D.敌人阴谋,离间君臣 3.中国传统工艺常常出现失传现象。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失传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因为 A.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 C.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D.市场缺乏对传统工艺品的需求 4.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B.分散的自然经济 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D.王室日益腐败 5.桑弘羊说:“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材料反映了西汉政府“盐铁官营”的主要目的是 ①与商人争盐铁之利  ②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③打击地方分裂势力  ④提供廉价铁制农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6.1973年江陵凤凰山汉墓出土的“中贩共侍约”木牍记载:“口口(年)三月辛卯中贩:(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相与为贩,约人贩钱二百,约二。会钱备,不备勿与同贩,即贩直行共侍(持)。非前谒。病,不行者罚日卅……”这张侍约一定程度上说明 A.西汉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商业贩运贸易 B.商人贩运活动突破了政府法律法规 C.商人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建立 D.西汉民间商贩合伙经营形式较为成熟 7.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得人才者,得天下。商鞅在秦国变法,着重选拔、储备的人才是 A.能征善战的兵将,从行伍中选拔 B.经济发展的能人,能提高耕织技术水平的技术人才 C.熟读儒家经典,有经邦济世管理国家的人才 D.文学之士,能舞文弄墨,制造变法舆论的文士 8.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理解,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在学习研究中探索自然界万物发展变化的道理 B.通过实际接触研究认识事物的客观真理 C.通过接触事物体认知识、感知理并融会贯通 D.通过实践得出真知 9. 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 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 10.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以下史事,与张之洞的观点一脉相承的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11.孙中山曾明确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下列哪一主张与上述观点相一致 A.没收大企业扶助农工 B.节制资本为北伐胜利进军奠基 C.与时俱进完善民生主义 D.积累资金以利于驱除鞑虏 1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合于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13.《井冈山土地法》颁布实施后,拥有边界土地总数60%以上的地主阶级被消灭,而过去没有或者很少占有土地的贫农占有了土地总数的28.26%,中农、贫农所占有的土地总数达到85.34%。由此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 B.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C.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消灭 D.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 14.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行之以身,著之以书,以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前之谭嗣同,今之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