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化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哈尔黑龙江省哈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Al 27 Cu 63.5 N 14 Fe56 Mn55 K39 Si 28
一.选择题 (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从Fe(OH)3胶体中过滤出Fe(OH)3胶粒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掉CuCl2溶液中部分水制得CuCl2·2H20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从CH3OH与C2H5OH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醇
D.用图4所示装置从C2H5OH与C2H5OOCCH3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
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丁装置:可在瓶中先装入某种液体收集NO气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O2和N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B.Na20和Na20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完全相同
C.Al203和Na20按物质的量比1:1投人水中可得到澄清溶液
D.金属铝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元素的前面,铝与强酸反应一定放出氢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NaH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能导电说明NaH是离子化合物
B.Fe(OH)3胶体和Fe(OH)3沉淀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乙醇分子中含羟基,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D.Mn02具有较强氧化性,可作为H202分解反应的氧化剂
5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02
B
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将FeCl2溶液滴加到少许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FeCl2具有漂白性
D
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中有Fe3+生成
6.下列有关说法体现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 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B.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C.停车场安装催化光反应设施,可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D.氮化硅陶瓷、氧化铝陶瓷、光导纤维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非金属气态氧化物都不是电解质 B SO2、NO2、C0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氮的氧化物都属于大气污染物 D. Si、S的氧化物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8.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l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原溶液中的Br一一定被氧化 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0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一、Fe2+、Br一均被完全氧化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以下是形成途径之一:①NO2+SO2=NO+S03,②2NO+02=2NO2,③S03+H2O=H2S04,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NO2由反应生成
B.总反应可表示为
C.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D.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10.在1 L HNO3和H2S04的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O.6 mol/l,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当HNO3与H2S04的物质的量比为x:y 时所得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则x:y为 ( )
A.2:3 B.3:8 C.1:4 D.1:1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HF稳定性比HCl强 B.Mg失电子能力比Ca弱
C.NaCl与NH4Cl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等物质的量的C2H6和H202含电子数相同
12.关于Li、Na、K、Rb、Cs的叙述均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金属性最强的是铯 ②它们的氧化物都只有M20和M202两种形式
③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密度按Li—Cs顺序依次递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