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文]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doc

发布:2017-03-25约6.7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文科)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注: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006年4月1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工业文明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产生了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森林锐减、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生态后果。据此回答1—2题。 1.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这说明 ( ) A.自然界的构成状况取决于人的意识 B.人们能够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物 C.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D.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2.工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森林锐减、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生态后果。这一事实从辩证法角度启示我们 ( )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界的发展方向 C.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D.人类与大自然是不可能和谐相处的 2006年3月28日《经济日报》载文强调,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这说明 ( ) A.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是不起作用的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力的发展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 D.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4.上题材料中的事实说明 ( ) A.人们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 B.人们的活动能够影响社会生活的具体面貌 C.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D.阶级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处理中日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在历史等一系列问题上坚持错误态度,不断采取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错误行为,使中日关系面临困难局面。据此回答5—6题。 5.日本在历史等一系列问题上之所以坚持错误态度是因为 ( ) A.人的意识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 B.人的意识受立场等主观因素的制约 C.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6.由于日本在历史等一系列问题上坚持错误态度,使中日关系面临困难局面,这说明( ) A.态度决定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D.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据此回答7—8题。 7.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改为“规划”,其符合的哲学原理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 8.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因为 ( ) A.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B.科学发展观能够直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科学发展是正确的思想意识 2006年3月21日,央视《焦点访谈》以“示范给谁看”为题曝光了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某小康示范村的情况。这个小康示范村最终出现了农民虽然住着政府修建的欧式豪华别墅,但由于负担不起牧业和取暖费用,有些农民住户纷纷搬了出去的状况。据此回答9—10题。 9.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农民住别墅给生产、生活带了诸多不便 C.党和政府要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反对教条主义 10.追求形象工程的“小康示范村”最终变成了农民的负担,由此可见 ( ) A.新农村建设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B.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看法就会不同 C.学习理论知识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 D.错误的意识会肥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11.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 )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③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上述材料要求我们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