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治[理]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doc

发布:2017-03-27约5.2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理科) (范围: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7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注: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从实际出发 B.从书本出发 C.从以往的经验出发 D.从主观出发 2.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沙梁”说明了 ( )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3.思古及今,草原专家如是说:“在草原效益中,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社会效益,第三才是经济效益。”草原专家的说法 ( ) A.只看到了生态效益,却忽略了经济效益 B.只是理论上的认识,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 C.告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D.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但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4.制约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因素是 ( ) ①立场不同 ②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 ③知识构成不同 ④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为了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人们积极实施人工增雨增雪作业。这说明 ( ) A.人们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 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C.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千变万化的 D.客观事物都有自己产生过程 6.人们实施人工增雨增雪作业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天空中要有成雨成雪条件。否则,人工增雨增雪就不可能进行。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 ) A.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C.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世界观支配着方法论 7.人类社会不断使自然界人工化,如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这说明 ( ) A.自然界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人们能够改造自然界 D.意识决定物质 8.2006年4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们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主动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是因为 ( )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 D.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9.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的哲学依据是 ( ) A.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C.人类社会的构成是极其复杂的 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10.有人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神灵天意或者人的意识决定的。这一观点 ( ) A.既是正确的,也是错误的 B.是唯心主义思想 C.是完全正确的 D.是唯物主义思想 11.人们可以根据大气运行的规律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这说明 ( ) A.天气预报是人脑自生的 B.天气预报的内容是来源于主观意识 C.天气预报是人们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的反映 D.意识都是正确的 12.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是 ( )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B.认为人们能够征服自然 C.认为人和人类社会是一起产生的 D.承认人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13.下列属于意识现象的是 ( ) ①理论 ②观点 ③政策 ④计划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 ) A.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B.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认为心外无物 15.从哲学上看,把考试、情感、工作、财运等和星座运气挂钩的观点 ( ) A.否认了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看到了人类社会的构成是多层次的 C.肯定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的 D.是用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 16.上述材料中的做法违背了下列哲学道理 ( ) 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17.教条主义和经难斑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二者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出发 B.都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都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D.都是从主观出发,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18.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是因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