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材料.ppt

发布:2017-05-13约1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合作用的发现;学习目标:;5年后;2. 1771年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讨论:;结论:绿色植物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才能更新 空气。 ; ;1、为什么将实验植物先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为什么让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呢? 3、为什么要对叶片用酒精脱色? 4、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淀粉)消耗掉。 2、是为了进行对照。 3、去除叶绿素对实验颜色现象的干扰。 4、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5.1880年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1、为什么选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为实验材料? 2、为什么选择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 1、因为水绵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螺旋分布于细胞中,便于观察研究;用好氧细菌便于检测释放氧气的部位。 2、是为了排除环境中光照和氧气的影响,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是来自H2O,还是CO2呢, 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同位素标记法 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同学们考虑一下,应标记哪一种元素?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 ;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 C18O2 然后进行两组实验: 第一组向小球藻提供C18O2和 H2O,结果释放的是O2 第二组向小球藻提供CO2 和H218O,结果释放的是18O2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于H2O;CO2+;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请据此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⑴ 在该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 A. 叶片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 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⑵ 萨克斯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 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 ;⑶该实验中叶片内含有的叶绿素等色素,会对碘液处理后表现出的蓝色造成干扰,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为增强实验效果,对叶片应做怎样的处理? ;同学们再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