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七年级《济南的冬天》课件.ppt

发布:2018-04-11约2.79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整体感知: 1、全文具体描绘了济南冬天哪几幅图画? ——三幅:(1)济南全景图 (2)济南雪后山景图 (3)济南冬天的水景图。? 2、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温晴。 2、文写的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作者要先写他在北平、伦敦、热带地方的感受? ——为了对比,以突出济南冬天无大风、响晴、温晴的特点,从而说明“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2、老舍描绘了好几幅山景图,同学们能否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美)、 城外的远山(淡雅)。 (三)朗读第(3)段,说说这一段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总——分——总 (2)这段中表明作者观察,描写顺序的词语是什么?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山上的矮松,树尖上顶着小髻儿白花”使作者联想到什么? ————日本看护妇。 (4)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5)“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又使作者联想到什么?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6)雪本来是白色的,作者为什么说它“微微露出点粉色”呢? ——因为“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7)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8)“那些小山太秀气了”一句中“秀气”的含义是什么?它与段首的哪个字相照应? ——玲珑秀美。 ——“妙” (四)朗读第(4)段,思考:本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对比、拟人、比喻。 ——对比突出了济南老城“里”与“外”截然不同的空间特点。 ——拟人“卧”字形象地突出了济南城外小村庄安适平静的特点。 ——比喻形象地突出济南城内和城外景色的淡雅秀美。 2、“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句中的“也许”一词不能去掉,为什么?为什么说这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 ——不能。因为“这张小水墨画”是作者对冬天济南城内和城外景色所作的比喻,并非一幅真的画。 ——是为了照应段首“古老的济南”,突出济南的“古老”。 (五)朗读第五段并理解本段的中心意思。 ——描绘济南的水景。 ? 2、济南冬天的水有何特点? ——温暖、清亮。 ? 3、文中“这些绿的精神”具体指哪些景象?其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指水充满生机的顽强精神。 ? 4、济南的水显得“多情”,即使到了冬天,“水也不忍得冻上”,其目的是什么?(根据文中有关语句回答) ——是为了“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让“那些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 5、从上下文来看,文段中的“整个”指的是什么?“空灵的蓝水晶”中的“空灵”是什么意思? ——“整个”指冬天的济南。 ——“空灵”是透明、灵活而不可捉摸。 ? 6、这段话的描写角度是什么? ——从俯视到仰视。 济南的冬天 一济南的天气 二冬天的济南 异地之冬 北平 伦敦 热带 多风 多雾 日光毒,响亮 济南的冬天 无风声 无雾响晴 温情 对比 喜爱 “宝地” 山 阳光朗照下的山 暖和、舒适、可爱、充满温情(小摇篮) 薄雪覆盖下的山 娇美、秀气 城外远山 素淡、雅致 水 暧——不结冰 绿——温暖多情,富于生机 活——清亮通透 处处围绕“温晴”来写 一、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这种感情?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直接表达作者喜爱、赞美济南的感情。 *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老舍 ——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济南 济南素有“泉城”的美称。泰山山脉丰富的地下水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至济南,被北郊的火成岩阻挡,于市区喷涌而出形成众多泉水。   喷涌不息的泉山在市区北部汇流而成的大明湖和位于市区南部的著名佛教胜地——千佛山交相辉映,构成了济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景线。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趵突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济南的冬之美。 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朗读要点 1、语速 2、语气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