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整理5第五章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ppt

发布:2017-02-01约1.07万字共9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践上: ① 可利用连锁性状作为间接选择的依据,提高选择结果: ② 设法打破基因连锁: 如 辐射、化学诱变、远缘杂交等。 ③ 可以根据交换率安排工作: 交换值大重组型多选择机会大育种群体小, 交换值小重组型少选择机会小育种群体大 例如: 大麦抗秆锈病基因与抗散黑穗病基因紧密连锁,可以一举两得。 例如: 已知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zt)与迟熟基因(Lm)均为显性。二者为连锁遗传,交换率为2.4%。 Pi-zt Lm        pi-zt lm P 抗病迟熟 ========= × 感病早熟 =========       Pi-zt Lm  ↓      pi-zt lm 如希望在F3选出抗病早熟纯合株系5个,问F2群体至少种多大群体? 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型为抗病早熟的多少株? Pi-zt Lm        pi-zt lm P 抗病迟熟 ========= × 感病早熟 =========       Pi-zt Lm  ↓      pi-zt lm            Pi-zt L F1     抗病迟熟 =========            pi-zt lm             ↓ * 由上表可见:抗病早熟类型为 PPll+Ppll+Ppll=(1.44+58.56+58.56)/10000=1.1856% 其中纯合抗病早熟类型(PPll)=1.44/10000=0.0144% ∴ 要在F2中选得5株理想的纯合体,则按 10000:1.44 = X:5 X =(10000×5)/1.44 = 3.5万株,即F2需3.5万株。 又∵ F2中抗病早熟类型为1.1856% ∴ 3.5万株×1.1856% =4150株 即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型为抗病早熟的4150株。 四、影响交换值的因子: 1.性别:雄果蝇、雌蚕不发生交换; 2.温度:家蚕第二对染色体上PS-Y(PS黑斑、Y幼虫黄血)    饲养温度(℃) 30 28 26 23 19    交换值(%) 21.48 22.34 23.55 24.98 25.86 3.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部位: 离着丝点越近,其交换值越小,着丝点不发生交换。 4.其它:年龄、染色体畸变等也会影响交换值。 ?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稳定性,常以该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遗传距离)。  例如:3.6%即可称为3.6个遗传单位。 遗传单位值愈大,两基因间距离愈远,愈易交换; 遗传单位值愈小,两基因间距离愈近,愈难交换。 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基因在染色体上各有其一定的位置? 确定基因的位置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 基因之间的距离是用交换值来表示的。 准确地估算出交换值? 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 把基因标志在染色体上。 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就是基因定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1.两点测验: 先用三次杂交、再用三次测交(隐性纯合亲本)来分别 测定两对基因间是否连锁,然后再根据其交换值确定它们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位置。 分别测出Aa-Bb间重组率 ? 确定是否连锁; 分别测出Bb-Cc间重组率? 确定是否连锁; 分别测出Aa-Cc间重组率? 确定是否连锁。 如果上述3次测验确认3对基因间都是连锁? 根据交换值的大小? 确定这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例如:已知玉米子粒有色(C)对无色(c)为显性,饱满(Sh)对凹陷(sh)为显性,非糯性(Wx)对糯性(wx)为显性。 第一组试验: CCShSh × ccshsh ↓   F1      CcShsh   × ccshsh 为了明确这三对基因是否连锁遗传,分别进行了以下三个试验: 第二组试验: wxwxShSh × WxWxshsh          ↓ F1       WxwxShsh   × wxwxshsh 第三组试验: WxWxCC × wxwxcc           ↓ F1      WxwxCc  ×  wxwxcc 第一组试验: CCShSh × ccshsh ↓   F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