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详解.ppt

发布:2016-03-11约4.35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acroeconomics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对经济增长的认识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 第三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第五节 经济周期概述 第六节 乘数——加速模型 第一节 对经济增长的认识 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四、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与方法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 三、增长的经验估算 第三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 三、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 四、“刀锋”上的均衡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二、人均生产函数 三、索洛模型的核心方程 四、稳态分析 五、索洛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 六、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第五节 经济周期概述 2、经济周期的类型 ⑴基钦(美国,1923 )短周期,平均长度为3.5年。 ⑵朱格拉(法国,1860)中周期,平均长度8~10年。 ⑶康德拉季耶夫(俄国,1925)长周期,平均为50年。 ⑷库兹涅茨(美国,1930)中长周期,平均长度20年。 ⑸熊彼特(美国,1939)综合周期:每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包括6个8~10年的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3个长度约40个月的短周期。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长周期: 第一个长周期:18世纪80年代~1842年,“纺织机时代” 第二个长周期:1842年~1897年,“蒸汽机和钢铁时代” 第三个长周期:1897年以后,“电气化和汽车时代” 3、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 第六节 乘数——加速模型 2、乘数——加速模型的基本思想 3、加速原理的条件 * * 一、经济增长的涵义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长,或者说是总体潜在产出水平的提高。 库兹涅茨(S.Kuznets)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指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加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量”的概念,经济发展是“质”的概念 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中心问题: 1、经济增长在地区间的差异。 2、为什么一些国加和地区存在经济增长的奇迹? 3、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研究方法: 1、增长核算: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 2、增长理论:把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储蓄和投资的互动关系模型化。 一、经济增长源泉的含义 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定量化。 二、增长核算方程 对上式两边求微分得: 两边同除以Y得: 产出增长=技术进步+(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 由于技术进步难以直接观察,增长核算方程常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贡献: dA/A也被称之为索洛余量或者索洛残差(Solow residual) 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 年 份 产出增长 资本的贡献 劳动的贡献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1950—1999 3.6 1.2 1.3 1.1 1950—1960 3.3 1.0 1.0 1.3 1960—1970 4.4 1.4 1.2 1.8 1970—1980 3.6 1.4 1.2 1.0 1980—1990 3.4 1.2 1.6 0.6 1990—1999 3.7 1.2 1.6 0.9 资料来源:[美]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22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定 1、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2、储蓄率s=S/Y 3、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K与N,二者比例始终不变 4、劳动力按固定不变的比率n增长 5、规模报酬不变:即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