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九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课件-主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1、基钦(美国,1923 )周期:短周期,平均长度为3.5年。 1、纯货币理论 [英]霍特里提出,主要代表是[美]弗里德曼。货币主义把经济周期和危机看成是纯粹的货币现象,认为银行货币与信用的扩张与收缩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唯一原因。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1、资本 物资资本(有形资本:指设备、厂房、存货等存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与健康状况等) 2、劳动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表现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人口增加、就业率提高、劳动时间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提出。 1、基本假设条件 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②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③生产规模收益不变; ④不存在技术进步; ②有保证的增长率,又称合意增长率,是长期中理想的增长率。它由合意的储蓄率Sd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决定。 ③自然增长率:是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它由最适宜的储蓄率S0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Cr决定。 哈多德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即G=GW=GN。 如果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波动。 如果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波动。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四、经济增长的极限与代价 1、增长极限论 1968年意大利菲亚特公司董事长帕塞伊邀请西方国家30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和实业家讨论人类目前和将来的处境,这就是所谓的“罗马俱乐部”的形成。 罗马俱乐部委托麦多斯把讨论情况整理成书,1972年出版了《增长的极限》。此书与福雷斯特尔在1971年出版的《世界动态学》都是增长极限论的代表作。 2、增长价值怀疑论 美国经济学家米香认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社会与文化的代价太高了。因为: ①持续的经济增长使人们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享受,如无忧无虑的闲暇、田园式的享受、清新的空气等; ②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仅仅是物质享受的增加,但物质并不是唯一的幸福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并不把物质享受作为惟一目标,有些物质产品的增加也许还会给人们带来负效用; ③人对幸福的理解取决于他在社会上的相对地位,因此经济增长尽管增加了个人收入的绝对量,但并不一定能提高他在社会上的相对地位,这样也并不一定给他带来幸福。 * 西方经济学 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彭 腾主讲 * 主讲:彭 腾 第九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叫经济循环、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是指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中具体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研究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和根源。 经济周期分两个主要阶段: 扩张阶段 收缩(衰退)阶段 A为顶峰,A-B为衰退,B-C为萧条,C为谷底,C-D为复苏,D-E为繁荣,E为顶峰 如果更细一些,经济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过渡阶段。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 就业增加,产量扩大,物价上涨,市场乐观,社会总产出达到最高水平。 繁荣 衰退 投资减少,生产下降,失业增加;消费减少,产品滞销,价格下降;整个经济呈下降态势,但还高于正常水平。 萧条 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下跌,失业严重,公众悲观。 生产和销售回升,就业增加,价格有所提高,整个经济呈上升势头,但还低于正常水平。 复苏 从就业、物价、国民收入水平与趋势方面看: 2、朱格拉(法国,1860)周期:中周期,平均长度为9~10年。 3、康德拉季耶夫(俄国,1925)周期:长周期,平均为50年。 三、经济周期的类型 4、库兹涅茨(美国,1930)周期:中长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 5、熊彼特(美国,1939)综合周期:每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包括6个8~10年的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长度约40个月的短周期。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长周期:①第一个长周期:18世纪80年代~1842年,“纺织机时代”;②第二个长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