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郑麦蛋白质形成影响.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论文题目: 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郑麦 9023 蛋白质形成的影响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 究 生:牛凯丽指导教师:李友军摘教授要试验于 2007~2009 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场进行,以郑麦 9023 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水分(三个水平 W1:拔节期灌水一次;W2:拔节期和孕穗期各灌水一次;W3: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各灌水一次。)和氮素形态(三种形态 N1:酰胺态氮;N2:硝态氮;N3:铵态氮)两种因素,研究了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强筋小麦郑麦 9023 蛋白质形成、氮素和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郑麦 9023 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具有明显规律。随着灌水的增加,郑麦 9023 籽粒总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籽粒清蛋白含量和球蛋白含量增加,醇溶蛋白含量和麦谷蛋白含量降低。整个灌浆过程中,在 W1 处理情况下,清蛋白含量花后 7~14 d N3 处理最高,在 W2 和 W3 处理情况下,清蛋白含量花后 7~28 d N1 处理最高。球蛋白含量以 N2 处理最高。在 W2 和 W3处理情况下,籽粒醇溶蛋白含量表现为:N2N3N1。郑麦 9023 籽粒灌浆过程中花后 21 d 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逐渐增加,成熟期达到峰值。郑麦9023 籽粒 GMP 含量在同一氮素形态处理条件下均表现为:W1W2W3,而在W3 处理条件下郑麦 9023 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变化为:N3N2N1。2.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郑麦 9023 氮素和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的影响不同。开花期不同器官氮素积累量表现为旗叶其它叶穗部营养体鞘茎。不同水分处理之间比较可以看出,随着灌水的增加,小麦开花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呈增加趋势,从氮素积累总量来看,在 W1 处理条件下,N1 最高,N2 最低;在 W2处理条件下,N3 最高;在 W3 处理条件下,N3 最高, N1 最低。开花期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量表现为:茎穗部营养体鞘其它叶旗叶。花后生产的干物质主要积累在籽粒,花前干物质转移对籽粒的贡献率在 14.59%~26.16%之间,花后积累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在 48.85%~82.14%之间。各营养器官花前干物质的转运量表现为其它叶和茎鞘和旗叶。各营养器官花前干物质转移量、转运率、对籽粒的贡献率 W1 和 W2 处理较高,W3 处理较低。I摘要3.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郑麦 9023 氮代谢的影响不同。在同一氮素形态下,随着灌水的增加,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 GS 活性增加,而旗叶内肽酶活性降低。在 W1 处理条件下,N2 处理可以提高小麦旗叶可溶 性 蛋 白 质 的 含 量 。 花 后 14 ~ 21 d 籽 粒 可 溶 性 蛋 白 质 的 含 量 变 化 为 :N1N2N3。郑麦 9023 灌浆过程中,旗叶游离氨基酸含量总体上变化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只在拔节期灌一水的情况下,N2 处理花后 0~28 d 呈直线下降。花后0~35 d 旗叶 NR 活性逐渐降低,在同一氮素水平下随着水分的增加,前期小麦旗叶 NR 较高。在 W1 处理下,NR 在 N2 的活性高。郑麦 9023 旗叶和籽粒 GS 活性随籽粒灌浆进程的推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前期下降幅度小,后期下降幅度大。不同处理之间比较,在 W1 处理条件下开花期籽粒 GS 活性较高。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小麦旗叶内肽酶活性的影响具有明显规律:在 W2 处理条件下,整个灌浆期小麦旗叶内肽酶活性以 N3 最高,N2 最低。4.不同水分和氮素形态对郑麦 9023 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规律。穗粒数随着灌水的增加而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在 W2 处理条件下最高,分别比 W3 和 W1 处理提高了 29.9%和 8%,产量在相同氮素处理情况下以 W3 处理最高,从互作效应看,产量以 W3N3 处理最高。关 键 词:冬小麦,灌水次数,氮素形态,蛋白质,产量论文类型:应用基础研究II摘要Subject: an Effect of Different Irrigation Times and Nitrogen Formson Protein Formation of Zhengmai 9023Specialty:Name:Supervisor:Crop Cultivation and Farming SystemNiu KailiProfessor Li YoujunABSTRACTThe experiment with Zhengmai 9023 and two factors including different irrigationtimes (three levels W1: irrigation o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