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命题考点:教育观.pdf

发布:2017-06-15约1.15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大学 ,就上中国大学网 ! http//www.shangdaxue.cc/ 小学教师资格 《综合素质》命题考点:教育观 第一节 教育观 人们无论是从事理论工作,或是从事实践工作,全面而准确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做 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然从事教育工作也不例外。 为了使师范生或者是即将进入教 师队伍行列的同行对教育观有个较为全面而准确的认识,本节主要从什么是教育观,教育观和我 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怎样开展素 质教育活动,评价我国的教育现状来阐述。 命题点1:教育观与素质教育 (一)教育观的定义 教育观是对 “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教育观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 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种理性目标的形 式陶)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 一种行为准则,它具有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它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有着强化说明的 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坚定地信奉这 种价值观,就会凝心聚力,形成组织共识,分享组织共同的 价值观,形成一种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 (二)什么是素质及素质教育 1.什么是素质 所谓素质,就是指个体的先天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类文化在个体心理上的内化和积淀。基础素质大致可以包括如 下方面: 第一,自然素质,分为身体和生理素质。主要有身高、体重的正常发育,消化、循环、内分 泌等主要生理系统的健康和良好发育,以及良好的运动和适应能力。 第二,心理素质。包括直接承担人的认识过程的智力因素和影响人的认识过程及构成人的其 他心理活动的智力因素。 第三,社会文化素质。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科学文化知识、劳动生活技能以及审 美的知识和情趣等。 这三种素质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般来说,生理和身体的素质是人的心理素质和社 会文化素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坚持教育为社会 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是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 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上大学 ,就上中国大学网 ! http//www.shangdaxue.cc/ 3.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①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②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第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 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命题点2: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010年7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在指导思想中 有这样的表述: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 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 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 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 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纲要》 把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确定为: “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 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 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 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 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一,面向全体。我国这些年努力实行普及九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