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的护理.doc

发布:2018-01-30约3.7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的护理 徐慧玲 (淄博市中心医院消化科 山东淄博 255036)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312-02 【摘要】 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术(以下简称PTCD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的术前及术后护理。通过心理护理,细致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尤其是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及时的出院指导,所有患者病情均好转,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做好 PTCD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短期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 胆道置管 引流 护理 前言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以胆管癌、胰腺癌、胆囊癌等多见,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病情进展较快,病人就诊时常处于中晚期,贻误了手术时机。胆管因为机械性梗阻或受到压迫造成胆汁排泄不畅,可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危及患者生命。 PTCD术作为一种微创的诊疗方法,成为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措施,对降低胆道压力、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做好PTCD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可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我科从2008年至2012年10月共行PTCD2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27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58岁~76岁。所有病例均经超声、CT、胆管造影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认为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其中肝门部及肝外各部胆管癌13例,胰头癌7例,胆囊癌7例,27例患者均出现明显梗阻性黄疸症状。 1 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PTCD术的知识,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说明手术的目的是:引流胆汁,迅速解除胆道急性梗阻以及减轻全身中毒症状。介绍成功的病例,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消除恐惧心理。 1.2抽取标本并做好相应的检查,如肝功,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肝胆CT或磁共振。 1.3术前3天常规应用维生素K1,术前一天应用抗生素。 1.4术前一天做好碘过敏试验、准备造影剂,洗澡,更换清洁内衣,避免着凉。指导病人床上???习排大小便。 1.5手术当日禁食、禁水6h以上。 1.6准备引流袋和三通。 2 术后护理 2.1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取平卧位,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病情平稳4-6小时后改半卧位,观察有无发热、畏寒,内出血或出血性休克及气胸的发生,并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腹部体征以及引流液的形状颜色和数量。术后4-6小时后患者可进食温凉流质,加强静脉营养,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镇静止疼药物。 2.2引流管护理 2.2.1引流管的固定 胆道引流管用一次性医用敷贴妥善固定于皮肤上,将引流袋固定于床档上,防止引流管移位或滑脱。床头悬挂防管路滑脱标示,并向病人及家属认真交待,加强巡视。病人下床活动时将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衣服上,引流袋的高度低于切口部位,确保引流管无受压、扭曲、阻塞及脱出。指导患者变换体位及更换衣服时注意引流管走向及放置,避免过度牵拉及误拔引流管。 2.2.2切口的护理 注意观察切口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及切口敷料清洁固定情况,切口不宜包扎过紧,局部避免受压,切口渗血较多时每日更换敷料及引流袋。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1-2次。 2.2.3引流液观察 胆汁引流量多少,可以初步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每日观察胆汁颜色及形状,若引流液为浑浊液或黄白色脓、色淡,或黑绿色,则可能是感染所致;黄疸色深,则可能是肝功能衰退或引流管上方胆管阻塞;如胆汁鲜红色且量多,说明有出血可能。如出现上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主管医生。 每日记录24h胆汁的引流量,正常胆汁每日引流量为500ml~800ml呈棕黄色,一般24h引流量不应少于200ml;如少于200ml则可能与引流管移位有关,及时报告医生,调整引流管位置,必要时行经引流管造影检查,如引流量每天超过1000ml,应间断夹管,并及时复查电解质,仔细记录出入量,防止发生电解质紊乱。 3 并发症护理 3.1发热 由于胆道置管引流是一种侵袭性操作,操作过程中引流管被污染,病人本身胆管存在感染,胆汁淤积,引流不畅等因素都可引起发热。术后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如体温超过38.5℃,及时抽取血培养并给予有效抗生素,物理降温,指导病人多饮水,出汗较多时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内衣,注意保暖。每天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和数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