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鸡尾酒会效应”.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体验“鸡尾酒会效应”
无所不在的大量信息每天都在纷扰和影响着我们的注意力,因而造成大脑紧张。在找到如何让这种紧张压力减到最低程度的办法之前,理解我们注意力的工作方式是很有裨益的。
注意力是一种生存机制。如果没有它,我们早就在知觉和信息的洪流猛浪中溺水而死了。例如,你也会和我一样,脚趾碰到桌子上,就会感觉到。或者窗外传来撞车的声音,你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被吸引,而我也是一样。
刺耳的噪声和敏锐的知觉会抓住我们的注意力,强行进入我们的意识之中,这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的感觉总是保持警觉状态,尽管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没有别的作用,这就是我们生存机制的一部分,凭借这一机制,当一只猛虎藏在树丛后伺机扑向我们的时候,人体机能会确保我们敏锐地感觉到这种危险。不过,说来也怪,一些微妙得多的信号经常也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在一个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中,穿过所有的噪音,突然听到有人在说你的名字,哪怕在这之前,你压根儿就没听见说话人说的一个字。有过这种经历吧?这就叫做“鸡尾酒会效应”,这是早在1953年就已创造出来的一个术语,这种效应可是跟醉酒反应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起码在这里是如此。
鸡尾酒会效应为有关注意力的一个最为奇妙的事实真相贴上了标签:在任何特定时刻,你的大脑中暂存的内容比你实际意识到的内容多出很多。然而,大脑注意到什么,并不意味着你就明确意识到什么。在刚才这个例子中,你的脑子里暂存着相关信息(自己的名字),因而名字就进入你的关注之中,而且你的耳朵随之振作起来(“他叫我什么”)。
譬如,此时此刻,你的右脚拇趾有什么感觉?我敢肯定,那里什么感觉也没有。不过,既然我现在提到了右脚拇趾,你可能会感到脚上裹着袜子,或者受到一些压力。因为我提到了它,你就向大脑发出了一个相关信号,因而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右脚拇趾上,从而现在就能体验到那里的感觉。不必担心,你的关注点可能还会继续转移,你会再次遗忘脚趾(直到下次修剪趾甲时再想起来)。
关键在于,即便那么多信息持续不断地涤荡着我们,只有那些真正需要我们予以关注的信息才是重要或者有意义的。其余的不过都是鸡尾酒会上的背景杂音。那么,我们的大脑如何判定什么信息值得保存,什么信息不值得保存呢?这就引出了记忆问题。
在我们注意到某事之后,它就进入了短期记忆。一旦进入了短期记忆,我们就能判定它对我们是否有意义,我们是否需要加以处理。短期记忆的目的是让材料保存的时间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这种记忆因此而得名)。通常情况下,短期记忆接收的信息都会被丢弃。诸如右脚拇趾包在袜子里这类碰巧注意到的事情,你无须关注。
然而,你经常想要长久地记住某些东西,比如电话号码和他人姓名。不过,这就会有问题。我们的短期记忆一次能够记住的事情最多只有5~9件。如果你想在短期记忆里存放10件事,有些就会被挤走—这就像你拎着三个鼓鼓囊囊的杂货袋上楼梯一样,刚刚拿起的东西,你不是忘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短期记忆无法保存9条以上的信息,由此引出了很多有关组织管理的著作所倡导的一条准则,也是我关于有序组织的第二原理://让信息尽可能快地离开大脑。//如果你不这样,短期记忆就会超载,你就会忘记想要记住的内容。
爱因斯坦的电话号码
一名记者跟爱因斯坦一起出门散步,他向爱因斯坦索要电话号码,以便再有后续问题时方便向他请教。爱因斯坦欣然答应。等到散步结束时,爱因斯坦掏出电话本,找到自己的号码,念给记者听。这位记者十分惊讶,爱因斯坦回答说:“电话本上已经有了,为什么还要记住自己的号码呢?”
的确,我也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过,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故事说明,有必要从大脑当中移除那些无用的信息,从而让你集中精力于重要的事情。
/view/e9e73035ee06eff9aef80726.htm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