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政治高考复习经济生活专题:0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政治高考复习
《经济生活》
专题系列课件;0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学生消费;拥有耐克,我高兴!; ;北京市政府决定于1983年1月1日起停止发放和使用北京市购货券。 ;1983年的布票成为使用三十年的最后一期布票。 ;1991年7月1日起,我市民用食糖敞开供应。 ; 1993年5月粮票、面票、米票、油票及居民粮食供应证退出了人民物质生活的历史舞台。;停用时间;“好好干,干好了,我提拔你做售货员!”;我国消费品市场告别短缺。;租赁的物品可以是儿童玩具、手机、照相机等,还可以是高级轿车。京城有一家“今日新概念”租车行,现在已发展为全国连锁。;精明的生产和销售商或花钱请消费者参观商品制作全过程,或让消费者先行品尝、试用,或主动让消费者“货比三家”做到价格“透明”,谋求双赢。;结合当今的经济形势讨论:积极消费才是爱国么?为什么要提倡消费呢?;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中国分量; 当生活里充满了品牌的时候,生活方式也跟着品牌起来!; 英国首相布莱尔说:只要努力寻找,浪漫俯首可拾。 ;冰淇淋球:28元/个
“梦幻天使”:78元/份
“冰火情缘”火锅:120到160元
饮料:60—70元/杯; 衫衫西服说我走向世界了——金利来西服笑了;;杰尼亚西服占世界男装市场总额的31%。 ;手工“杰尼亚”全球限量版西服:13万/套 ; 中国市场还是喜欢‘看得出来的服装’,也就是花了钱要体现出来。我在意大利一家面料工厂里看见一块料子,里面织着很细的金线,很难看到,那是一种看不出来的奢侈。其实好衣服是一个小小的喜悦,不用跟别人分享。”
——徐茜
Christian-Dior中国区市场经理;穿化纤西装,不打领带的是民工
打上领带就成了上门推销或在街头发传单的大学生
换成毛料的西装,打上难看领带的是国企领导或乡镇企业的小老板
换成三粒扣总穿白衬衫的是年轻的白领
只有外资企业的中层以上干部才恢复了西装的名誉
看上去能让人眼睛一亮的是那些洋文不错的代理人,穿旧西装、头发修理干净的通常是日本人 ;上海汽车博览会期间,一辆在欧美无人轻易问津的宾利旗舰版“雅致728宾利”(价值1188万元)被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买家悄然下了定金。;;; 请你说一说:某一些中国人在消费方面究竟是怎么了吗?;; 一个傻孩子第一天看到了蛇,第二天又看见了乌龟,乌龟把头缩了回去,傻孩子大喝一声:“你以为穿了坎肩儿,我就不认识你了吗?”;如果不是左边竹竿上还晾晒着衣服,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相信这样的房子里还住着一大家人。
;“富裕”这个概念,在当地老百姓眼中应该是这样的。 ;这是村委会墙上公示的月度救济粮发放名单。它提示我们这里的人们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这个孩子只有10岁,他身旁跟他差不多高的背篓,是他每天的劳动工具。他说他很想上学,可是家里没有钱交纳每年140元的学杂费。现在,他在一天天长大,他必须用这个背篓来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他没有白活。 ;为了能上学,这双脚每天都要跋涉两个小时山路。冬天大雪封山也不例外。脚的主人说,他从来没有迟到过。 ;这样的食堂你见过吗?;孩子们每天只吃两顿这样的“饭”。这个孩子还没来得及吃完就上课了。记者特地闻了闻,“饭”已经发馊变味。下课后,这“饭”会被吃得一粒不剩。;;我的消费故事讲完了!;再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