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之蜗杆传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十二页,共六十七页。 第六十三页,共六十七页。 6.3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效率、自锁和润滑 滑动速度 润滑 效率与自锁 自锁条件: 效率预估(也可以查表):设计时,需要预估 啮合效率 查表:蜗杆传动设计时,可根据蜗杆头数估取 Z1 1(自锁), 1(非自锁), 2, 4, 6 效率 0.4, 0.7, 0.8, 0.9, 0.95 方一: 方二: 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 6.3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效率、自锁和润滑 滑动速度 变应力作用下的 失效特征 效率与自锁 润滑 目的:1)提高效率; 2)降低温升,减少接触压力、减少磨损和防胶合 1、根据滑动速度选取润滑油黏性和牌号——表16-9 蜗杆下置式传动直接选取。如上置,则黏性提高30-50%。 2、给油方法 3、润滑油量 蜗杆上置时浸油深度 1)油浴润滑;(考虑油量) 2)压力喷油润滑 (考虑压力)1.5~2.5bar 蜗杆下置时浸油深度 压力喷油润滑的喷油量根据中心距估计,压力1.5-2.5bar (参见书中表格) (1个齿高) 润滑三个方面:润滑油黏度、供油方式、以及油量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七页。 蜗杆下置式传动直接选取。如上置,则黏性提高30-50%。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七页。 6.4受力分析、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 变应力作用下的 失效特征 受力分析 失效形式 计算准则 蜗杆上的力分量: 法向力Fn1:轴向力Fa1+径向力Fr1 +圆周力Ft1 摩擦力Fm1 蜗轮上的力分量: 法向力Fn2:轴向力Fa2 +径向力Fr2 +圆周力Ft2 摩擦力Fm2 Fm=0 左、右手定则(杆主动) Fa1方向: T2=T1ih3 受力方式与斜齿圆柱齿轮传递方式相似 端面压力角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七页。 根据蜗轮判断蜗杆的转向即可判断速度方向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七页。 力的方向 蜗杆传动的受力 Fa1 Ft2 Fr2 Fr2 Ft1 Fa2 一对啮合的蜗杆与蜗轮旋向相同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七页。 6.4受力分析、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 变应力作用下的 失效特征 受力分析 失效形式 计算准则 计算载荷: K=KAKVKb 载荷系数 ; KA-工况系数(使用系数),同齿轮传动,查表16-14 KV-动载系数,比齿轮传动小,涡轮vs3m/s时,KV=1,否则KV=1.1~1.3 Kb齿向载荷分布系数。载荷平稳时=1;载荷不平稳时1.3~1.6。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 6.4受力分析、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 受力分析 计算准则 失效形式 失效形式 齿面点蚀 齿面胶合 轮齿折断 齿面磨损 相对滑动速度大、摩擦磨损严重,所以主要失效形式时齿面磨损和齿面胶合; 闭式主要失效 开式主要失效 材料:强度大,具有良好的磨合与耐磨性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七页。 6.4受力分析、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 受力分析 变应力作用下的 失效特征 失效形式 计算准则 计算准则: 齿面接触强度计算代替齿面胶合强度设计; 齿根弯曲强度代替齿面磨损强度校核; 热平衡计算 开式蜗杆传动,只计算齿根弯曲强度,无需接触强度和热平衡计算; 一般地,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均针对蜗轮计算; 蜗杆轴刚性和强度计算。 闭 式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七页。 6.5材料、许用应力和制造精度 材料 :强度、减磨、耐磨、抗胶合、易跑合 蜗杆的材料常用钢或合金钢,硬齿面提高承载能力。 涡轮材料通常采用青铜或铸铁。 锡青铜——耐磨,抗胶合、易跑合、价格高,易点蚀 重要高速≥5m/s 铝铁青铜—强度高,耐磨、易胶合 一般低速 ≤6m/s 铸铁——受齿面胶合的限制, 许用接触应力 锡青铜[sH]2=(0.75~0.9)sB2(107/NeH2)1/8, 当量循环次数,NeH225x107, NeH2=25x107 铝铁青铜[sH]2=300—25Vs,(胶合) 灰铸铁[sH]2=210—35Vs ,(胶合) 不重要传动 ≤2m/s 蜗杆 高速重载 低速中载 中碳钢+调质 低碳合金钢+渗碳淬火 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表面淬火 材料配对:铝铁青铜—淬火钢、硬齿面 蜗轮 许用接触应力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七页。 第四十页,共六十七页。 抗弯强度 拉伸强度 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七页。 6.5材料、许用应力和制造精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