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核生物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章 教学时数: 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
1、
2、教学重点 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细菌的结构及其化学组成和功能,染色技术,真细菌和古细菌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异同。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
理论讲授、问题启发、案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参考资料:
[1] [2]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 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章 旁批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原核生物:细胞核没有核膜包围,DNA以闭环分子形式存在,不含组蛋白,这样的核称之为原核,凡具有这种核的生物都称为原核生物。
第一节 细 菌
第二节 放 细 菌
第三节 几种其它类型的原核生物
第一节 细 菌 (Bacteria)
一.细菌的形态、大小和排列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及特殊构造
三.细菌的繁殖方式和群落形态
四.常见的细菌类群
● 什么是细菌?
细菌的概念包含大、小两层含义。
从大的方面来讲,细菌指的就是原核生物,即所有原核生物均可以称之为细菌;
从小的方面来讲,细菌主要是指那些形态为杆状、球状或螺旋状的单细胞的原核生物,也称之为真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排列和大小
(一)形态和排列
尽管细菌的种类繁多,但其基本形态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1.球菌(coccus)
②微球菌② 双球菌③ 链球菌④ 四联球菌⑤ 八叠球菌⑥ 葡萄球菌
2.杆菌(bacillus)
3.螺旋菌(spirilla)
① 弧菌(vibrio)② 螺菌(spirillium)
4.形态特殊的细菌
① 柄细菌② 鞘细菌
(二)细菌的大小
细菌的大小因种而异,且还会受到培养条件、菌龄、染色方法等的影响。一般来说,幼龄细胞比成熟的或老龄的细胞大得多;固定染色法会使菌体大小缩小1/3~1/4,而衬托染色法又会使菌体变大,甚至比活菌体还大。因而,细菌大小的记载通常是平均值或代表性数值。测定大小最好用活菌体,不要用染色,如果使用染色后的菌体,则需注明染色方法。
细菌的大小一般都在几个微米左右。较小的只有0.2微米,少数大的可达几十微米。如:
1.球菌2.杆菌3.螺旋菌4
① 最小的细菌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能引起尿结实的纳米细菌(nanobacteria),其细胞直径最小仅为50nm,比最大的病毒还小一些。
② 最大的细菌是在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底淤泥沉积物中发现的一种硫细菌(sulfur bacterium),其大小一般在0.1~0.3mm,最大可达0.75mm,能够清楚地用肉眼看到。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及特殊构造
细胞是生命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对细菌而言,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个体。通常,一个典型的细菌细胞由四大部分组成:
细胞壁及其表面结构
细胞膜及其内膜系统
细胞质及其所包含物质的结构
核质体及质粒
(一)细菌的细胞结构
1.细胞壁及其表面结构
(1) 细胞壁及其功能(2) 革兰氏染色反应
(3) G+菌的细胞壁结构(4) G-菌的细胞壁结构
(5)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比较(6) 细胞壁缺陷细菌和壁膜间隙
(7) 鞭毛、菌毛和性毛(8) 荚膜和粘液层
2.细胞膜及内膜系统
(1) 细胞膜及其功能(2) 间体
(3) 类囊体(4) 载色体
(5) 羧酶体(6) 气泡
3.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1)胞质(2)核糖体(3)颗粒状内含物
4.核质体及质粒
(1)核质体(2)质粒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1.芽 孢 2.伴胞晶体 3.孢 囊
(一)细菌的细胞结构
1.细胞壁及其表面结构
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胞表面,通常是指包围原生质膜的一层较为紧韧且略带弹性的结构。厚约10~80nm,一般占细胞干重的10~25%。
(1)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a.维持细胞外形;
b.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的破坏;
c.与协助运动有关;
d.与物质运输有关,作为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第一屏障,细胞壁对大分子物质有阻碍作用,但并不妨碍小分子物质的自由进出;
e.决定细菌的抗原性、致病力和噬菌体的特异敏感性。
(2) 革兰氏染色实验
革兰氏染色实验,是在1884年,由丹麦微生物学家Christian Gram发明的一种染色方法,过程如下。
(4)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
G-菌的细胞壁在结构和成分上均比G+菌复杂。在结构上,G-菌的细胞壁分为两层:外壁层和内壁层。
① 内壁层
② 外壁层
(5)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与成分的主要区别 (见表2—1)
(6)细胞壁缺陷细菌和壁膜间隙(periplasmic space)
细胞壁缺陷细菌主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