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roblems !许多蓝细菌生长在池塘和湖泊中,在夏、秋两季大量繁殖,并形成胶质团浮于水面,形成“水花”,使水体变色 1.7 其他原核微生物 支原体(Mycoplasma)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衣原体(Chlamydia) 支原体(Mycoplasma) 特性: 1)无细胞壁,只有细胞膜,细胞形态多变 2)个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曾被认为是最小的可独立生活的细胞型生物 3)可进行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苛刻,菌落微小,呈典型的 “油煎荷包蛋”形状 4)一些支原体能引起人类、牲畜、家禽和作物的病害疾病 5)应用活组织细胞培养病毒或体外组织细胞培养时,常被支原体污染 球状体:0.2-0.25 mm,最小达0.1 mm;丝状体最长可达150 mm,因细胞柔软且具扭曲性,致使细胞能通过孔径比自身小得多的过滤器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是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H.T.Ricketts 1909年首次发现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并因研究此病而献身。1916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类病原体作为纪念 * *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 1.4 古生菌(Archaea) 概念的提出 1977年Carl Woese以16S rRNA序列比较为依据提出的独立于细菌和真核生物之外的生命的第三种形式 利用16SrRNA建立三域学说的美国科学家 Carl Woese Universal phylogenetic tree 古生菌在进化谱系上与细菌及真核生物相互并列,且与后者关系更近,而其细胞构造却与细菌较为接近,同属于原核生物 在分类地位上与细菌和真核生物并列为三域(Domain)并且在进化谱系上更接近真核生物 在细胞构造上与细菌较为接近,同属原核生物 多生活于一些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极端环境中 例如高温、高盐、高酸等 原名:古细菌(Archaebacteria)后改名:古生菌(Archaea) 主要包括三个类群:极端嗜盐古生菌、产甲烷古生菌、超嗜热古生菌 Extremely Halophilic Archaea Hyperthermophilic Archaea 产甲烷古生菌细胞形态 古生菌细胞结构 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上,古生菌既有类似细菌之处也有类似真核生物之处,还具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特点 假肽聚糖细胞壁 β-1,3糖苷键不被溶菌酶水解 双糖单位: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通过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 短肽尾:由L-glu、L-ala和L-lys三个L型氨基酸组成 肽桥:由L-glu一个氨基酸组成 (甲烷杆菌属) 细胞膜 古生菌的质膜在本质上也是由磷脂组成,但它比细菌或真核生物具有更明显的多样性 亲水头(甘油)与疏水尾(烃链)间是通过醚键而不是 酯键连接的(产甲烷古生菌) 古生菌的细胞质膜中存在着独特的单分子层膜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 细菌或真核生物的细胞质膜都是双分子层 1.5 放线菌(Actinomyces) 定义 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放线菌形态与结构 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单细胞 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 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几乎都呈革兰氏阳性 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同属原核生物 孢子丝 基内菌丝 气生菌丝 菌丝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基内、气生和孢子丝三种 孢子丝的形状及排列方式 1.孢子在适宜 的条件下萌 发,长出1-3 个芽管 放线菌的生长与繁殖 2.营养菌丝 3.气生菌丝 4.繁殖菌丝 (孢子丝) 5.孢子丝释放孢子 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 菌丝断裂 横隔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厚壁孢子 常见于液体培养中,工业发酵生产 抗生素时都以此法大量繁殖放线菌 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而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 菌落形态 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如链霉菌) 不能产生大量菌丝体(如诺卡氏菌) 菌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 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 粘着力差,粉质,针易挑起易粉碎 链霉菌(Streptomyces) 分布特点 放线菌广泛分布在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和呈 分布的数量:肥沃土 > 贫瘠土 农 田 > 森 林 中性偏碱土壤 > 酸性土壤 含水低土 > 含水高土 微碱性的土壤中 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腐生型放线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的作用 生产抗生素的主要微生物 (90%由链霉菌产生) 生产维生素、酶制制;在甾体转化、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