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肝功能和生化检测精品.ppt

发布:2018-12-07约1.3万字共1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监护急性和慢性心肌损害或药物对心肌的损害 在病毒性心肌炎和局灶性心肌炎时,血中CK-MB活力升高,风湿性心肌炎病人血中可出现线粒体CK。某些药物使部分病人心脏毒性损害,导致血清中CK-MB升高,但其升高幅度低于心肌梗死的峰值。 急性心肌梗死的确诊标志物: cTnI/cTnT 在心肌细胞损伤早期,游离于胞浆内的cTnI/cTnT快速释放出来,血清/血浆中水平在4~6h升高。8~14 h达高峰,1~2周后降至正常。由于cTnI/cTnT具用心肌特异性,胸痛发生4h后的患者,可直接采用cTnI/cTnT检测,其血清/血浆中水平升高具有诊断的特异性。 急性心肌梗死的确诊标志物: cTnI/cTnT 对于一直不能通过心电图改变,又能无临床典型症状的微小心肌损伤患者,cTnI/cTnT的检测是目前的最佳辅助诊断指标。 cTnI/cTnT除了用于AMI的早期诊断外,尚可作为临床溶栓治疗后再灌注的监测指标。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CK同工酶 )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AST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LDH同工酶 ) 常用心肌酶及同工酶临床意义 同工酶的定义 3、分子结构不同 1、同工酶是以多种分子形式存在于机体的酶 2、催化功能相同 同工酶检测的目的 1、检测同工酶活力比单测定酶的总活力更具 有脏器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等优点,因而提 高了临床诊断价值 2、早期诊断某些疾病,阳性率高,特异性强。 3、可以估计病情严重性和判断预后。 肌酸激酶(CK)同工酶的组成 CK是由M和B两种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 CK-MM : 骨骼肌 CK-MB : 心肌 CK-BB : 脑组织 CK同工酶的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 (1) CK总活性在急性心肌梗塞后的4小时便开始升高,至20-30小时达高峰,3-5天后下降至基础水平。此酶为诊断心肌梗死的一个极灵敏指标。 4小时 20-30小时 3-5天 (2)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内,急性心肌梗死后先于CK总活力1-2小时升高,12-20小时达峰值,如无并发症3天后回复至正常水平,如果胸痛病人患者在48小时内CK-MB尚在正常水平活力不足总CK的2%,即可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若已下降的CK-MB再度上升,提示可能有新的心肌梗死发生。 1-2小时 12-20小时 3天后 (1)肌营养不良 骨骼肌中富含CK,以CK-MM为主,故各型肌营养不良均可引起CK活力升高,发病年龄越早,予后也越差。 其中半数以上可检出 CK-MB,(CK-MB/CK<5%)而心电图都无阳性发现,说明并非心肌受累。 2.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actate Dehydrogenase),简称LDH, LD, EC 1.1.1.27 组成与分布 LDH 1~5 H, M, MW 140,000. LDH 1,2: 心肌, 肾, 红细胞 LDH 3: 肺, 脾, 胰, 甲状腺, 肾上腺, 淋巴结 LDH 4,5: 骨骼肌, 肝 LDH x: 睾丸, 精子 LDH同工酶的临床意义 1. 急性心肌梗死 总LDH活性: 12~18h──3d──7~14d LDH1: 6h──24h LDH1/LDH2=1 24h 轻症: 总LDH正常, 同工酶有变化 同时有心衰, 心源性休克,LDH5%↑ 2. 肝病: 急肝: LDH1,2↓, LDH5↑ 肝硬化: LDH2↓, LDH5↑ 3. 肿瘤: M↑ 100% LDH5↑ 93.7% LDH4↑ 66.1% LDH3↑ 4.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和肾胚细胞瘤: LDH1↑, 1 2 三.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 组成与分布 线粒体: ASTm, 细胞质: ASTs. AST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此酶在 人心,肝,肾和骨骼中含量特别丰富. 1. AMI: 总AST 6~8h──48~60h──4~5d ASTm↑: 亚细胞水平损害 晚5h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