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地震地层学解释.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
地震剖面的地层学解释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及地质解释
地震地层学是提高石油勘探成功率的有力
工具,不但能用来确定有利的地层岩性圈闭,
还可以直接预示含油气部位。包括以下方面:
划分地震层序;
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分析;
地震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预测油气藏的部位和类型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及地质解释
划分地震层序
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分析
地震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预测油气藏的部位和类型
划分地震层序
一、地震层序的概念
a.什么是地震层序
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
是由一套互相整合的、成因上有关连的地层所
组成的,这套地层的顶界和底界都是不整合面以及
和它相连接的整合面。
即在地震剖面中找出两个相邻的不整合面,分
别追踪到变成整合面的地方,则在这两个变成整合
面之间的全部地层,就是一个完整的地震层序,这
两个整合面之间的地质时间间隔叫作层序年龄。
在图中,界面AB之间为一个地震层序。
由左往右,界线B两边沉积的地层由不整合过渡到整合,界线A两边地
层的接触关系则为:不整合—整合—不整合。
图b是表示图a的地层剖面存在沉积间断的情况,纵坐标代表地质时间,
层序年龄反映了层序中最老到最新的沉积之间的全部历史。
划分地震层序
b. 地震层序的空间分布与规模
一个地震层序的全部地层是在特定的地质时代沉积形成的,其成
因与构造运动有关;
一个沉积层序可以包含若干个岩相,层序空间分布有一定范围,
向陆的一边由于侵蚀或位于沉积基准面之上,产生沉积物的间断
或缺失;向盆地中心的一边,由于沉积物供应不足而造成“饥饿
性”间断。
每一层序在开始时沉积物分布面积较小,随后逐渐扩大;大部分
沉积物是在沉积基准面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沉积的;
水位上升时,沉积物的分布范围向陆地方向扩展;水位下降时,
沉积物向盆地方向转移。
划分地震层序
地震层序的厚度一般几十米至几百米,按层序规模可分三级:
• 超层序:从水域最大到最低的位置,往往是区域性的,可包
括几个层序;
• 层序:次一级单元,由水域相对扩大和缩小引起的,可是局
部或区域的;
• 亚层序:是最小一级单元,分布式局部的;
划分地震层序
二、地震层序的划分方法
构造解释选择层位是着眼于反射的连续性,而地震地层
解释的分层着眼点则是寻找不整合面。
1.地层接触关系类型
地震地层学把地层的接触关系分为:整一关系(协调关系
)和不整一关系(不协调关系)两类。前者相当地质上的
整合关系,后者是指界面上下反射出现终止,并且有一定
角度关系。
在不整一关系中,地层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又为分削截
或顶超两种;地层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又分为上超和下
超两种。
划分地震层序
①.侵蚀削截 (削蚀)
在不整合面形成之前,下伏地层发生过激烈构造运动
,之后遭到剥蚀,形成成侵蚀型间断(图18-56e、f)。
划分地震层序
②.顶超
地层以很小的角度,逐步收敛与上覆地层相接触,它和削截并无截然
界线。
顶超代表一种时间不长的与沉积作用差不多同时发生的侵蚀间断,也
称作冲蚀不整合,其实质是一种退复接触关系
划分地震层序
③上超
上超是一套水平 (或微倾斜)的地层逆原始沉积面向
上的超覆尖灭,它代表水域不断扩大逐步超覆的沉积
现象。
划分地震层序
④ 下超
下超是一套地层沿原始沉积面向下超覆,代表一股携带沉积物
的水流在一定方向上的前积作用,其下伏不整合面在早期可能
有一部分是侵蚀面,或原是无沉积面,后来又变成携带沉积物
的水流的沉积表面。
划分地震层序
在一个盆地范围内,沉积作用并不是任何地点都是均匀
沉积的:
靠岸边接近物源处经常有较多的沉积物输入;
离岸较远处,物源供应不足;更远处可能完全没有沉积作用发生,
形成 “饥饿地带”。
因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