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 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中文)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名称(英文)Power System Analysis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电路、电机及拖动基础总学时:64讲课学时:56实践实验学时:8上机学时:0总学分:4制订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制定时间2015年6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任选课程,也是一门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掌握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内容,了解和把握整个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运用电力系统模型和稳态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了解某些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方法,理解电力系统各种运行方式,特别是系统稳态分析与暂态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内容,掌握电力系统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分析方法,理解负荷和负荷曲线的关系及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2.熟悉电力系统等值网络的分析方法及基本概念,掌握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长距离输电线路的稳态方程和等值电路及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理解这些因素的变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3.掌握电力网络潮流分析的一般方法,同时,应理解不同接线方式的系统潮流分布的特点,为分析电力网络潮流调控做准备;
4.掌握有功和频率的最优分配原则,理解有功平衡和频率调整,进一步了解各类电厂的合理组合对频率特性和频率调整及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的影响效果;
5.掌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的调整的基本内容,理解电力系统无功最优分配的意义,进而掌握电力系统无功最优分配的原则及电压调整方法;
6.理解并掌握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的基本概念及影响,通货膨胀的分类、同步电机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及计算方法。掌握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使用计算;
7.掌握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等基本理论问题。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参数和各序等值电路,并掌握不对称短路时网络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内容,掌握电力系统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分析方法,理解负荷和负荷曲线的关系及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本章教学重点:
1.电力系统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分析方法。
本章教学难点:
1.负荷和负荷曲线的关系及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本章教学内容:
1.电力系统发展及电网;
2.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3.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
4.电力系统接线方式;
5.现代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方式。
第二章 电力系统元件特性及数学模型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电力系统等值网络的分析方法及基本概念,掌握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长距离输电线路的稳态方程和等值电路及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理解这些因素的变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
电力系统等值网络的分析方法及基本概念;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
长距离输电线路的稳态方程和等值电路及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
本章教学难点:
1.因素的变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本章教学内容:
1.系统等值模型和基本概念;
2.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和参数计算;
3.长距离输电线路的稳态方程和等值电路;
4.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
5.发电机和负荷的模型;
6.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
第三章 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网络潮流分析的一般方法,同时,应理解不同接线方式的系统潮流分布的特点,为分析电力网络潮流调控做准备。
本章教学重点:
1.电力网络潮流分析的一般方法。
本章教学难点:
1.不同接线方式的系统潮流分布的特点。
本章教学内容:
1.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
2.辐射形和环形网络中的潮流分布;
3.配电网络潮流计算的特点;
4.电力网络潮流的调整控制。
第四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的调整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功和频率的最优分配原则,理解有功平衡和频率调整,进一步了解各类电厂的合理组合对频率特性和频率调整及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的影响效果。
本章教学重点:
1.有功和频率的最优分配原则。
本章教学难点:
1.有功平衡和频率调整;
2.各类电厂的合理组合对频率特性和频率调整;
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的影响效果。
本章教学内容:
1.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
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
3.电力系统的频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