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课件: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知识研习(新人教版必修3)(共18张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 2 讲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知识研读 (对应学生用书P108) 稳态的生理意义。 知识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课程标准 知识梳理 1.动态变化 内环境的各种①________________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是通过②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③_______,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④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感悟]一万米运动员比赛完毕后,体内会产生大量乳酸,那么其体内的pH会明显变化吗?为什么? 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机体的调节作用 调节作用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提示:不会,内环境中有大量的HCO 、H2PO 等缓冲物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 知识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和意义 1.观点 贝尔纳(法) 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①__________的调节 坎农(美) 内环境稳态是在②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目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2.调节能力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④_________,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⑤________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3.意义 是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过于剧烈 出现障碍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即时巩固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 考点一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主要系统的功能联系 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媒介,与体内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如图: 一、O2的进入 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和系统的参与。首先氧气借助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系统到达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 二、营养物质的进入 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再经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组织液,接着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 三、CO2的排出 与O2的进入相反,其途径为: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系统→肺部毛细血管→肺泡。 四、代谢废物的排出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先进入组织液,才能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后,借助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或皮肤排出体外。 【特别提醒】 人体内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正是通过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及系统与内环境之间相互协调而达到稳定结果的。 【案例1】下面是体液各组成部分关系图解,请据图回答: (1)C和D内的液体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A和B液体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组织中的_________结构完成的。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________。 (4)A液体的水分排出体外,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化道四种结构完成。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A、B、C、D的成分,过程如图: 【答案】 (1)细胞内液 淋巴 (2)毛细血管壁 (3)渗透(自由扩散) (4)肾 皮肤 肺 【即时巩固1】 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B代表________,C代表________。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系统。 【解析】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通过循环、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从外界环境吸收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及其他代谢废物。 【答案】(1)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2)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 (3)消化系统 循环 (4)循环系统 泌尿 循环系统 呼吸 考点二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 内环境是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最直接的环境,内环境的稳定与人体健康有着必然联系,如: 1.刚进入高原的人,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等生理反应,是为了运输更多的O2并排出CO2,以满足新陈代谢所需。 2.当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