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无线网络基础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docx
第9课无线网络基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第9课无线网络基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本节课主要介绍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无线网络的应用及安全知识。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无线网络应用,如Wi-Fi、蓝牙等,让学生了解无线网络的工作原理及设置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无线网络的连接、配置和简单故障排除,为后续学习无线网络编程和网络安全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利用无线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其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无线网络资源;增强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使其在无线网络使用中遵守法律法规,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基本的网络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网络设置和故障排除。
2.学生对无线网络充满好奇心,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设备的使用较为熟练,喜欢探索新事物,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偏好动手操作,有的偏好理论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无线网络的配置和故障排除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无线网络安全方面,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需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无线网络资源。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教材《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青岛版(2019)
-计算机、投影仪、无线网络设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PPT
-实践操作指导手册
-网络安全宣传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网络,那么你们知道无线网络是如何工作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无线网络基础》。
-(学生)认真听讲,对无线网络表现出兴趣。
2.知识讲解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无线网络是利用无线电波将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一种网络形式。它包括哪些应用呢?我们常见的Wi-Fi、蓝牙、4G/5G等都是无线网络的应用。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了解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案例分析
-(教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无线网络的工作原理。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6页的图示,这是一个典型的无线网络连接示意图。
-(学生)观察图示,理解无线网络连接的各个环节。
4.实践操作
-(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实践操作。请同学们按照教材第27页的步骤,尝试连接一个Wi-Fi网络,并设置无线网络密码。
-(学生)跟随教材步骤,动手连接Wi-Fi网络,并设置密码。
5.无线网络安全
-(教师)无线网络虽然方便,但也存在安全隐患。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8页的网络安全知识,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无线网络安全。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无线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6.故障排除
-(教师)在使用无线网络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29页的内容,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
-(学生)学习故障排除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总结提升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无线网络的概念、应用、工作原理、网络安全和故障排除。现在,请同学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8.课后作业
-(教师)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1.整理今天所学的无线网络知识;2.尝试连接其他无线网络,并总结连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思考如何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能。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相信大家已经对无线网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利用无线网络资源,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学生)总结所学,表示收获颇丰。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无线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无线网络的定义、分类、应用等,掌握了无线网络的工作原理,并能够描述无线网络的连接过程。
2.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独立连接和配置Wi-Fi网络,设置网络密码,并在遇到网络连接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
3.安全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对无线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了解了常见的无线网络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能够在日常使用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学习无线网络知识后,能够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