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流程穿刺法.doc

发布:2019-06-30约1.2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输液港植入流程(穿刺式) 体位 体位选择:垂头仰卧位 目的:可将血管拉直,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使颈内静脉血管充盈,便于穿刺。 定位 B超下定位引导 DSA下定位引导 消毒建立无菌区 消毒范围:双侧耳廓一下,胸壁以上,双侧上臂,全部消毒。(若置管过程中,右侧不成功,临时要更换到左侧,无需再次消毒,可直接换侧。) 铺巾建立无菌区 器械准备 准备术中所需手术器械,打开输液港包装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 将导管锁取下放好; 用10ML以上注射器充分预冲导管及港体,检查导管抽吸功能是否完整; 预冲:若三向瓣膜导管,预冲时需要揉搓瓣膜端,因为在生产导管时,消毒前涂抹了一层润滑剂,消毒后润滑剂脱水会有一层保护膜,这层膜只能在水性物质中才能溶解,目的为便于抽回血; 术中禁止锐器及金属器械触碰导管。 穿刺 穿刺手法:可先用细针探路,如误穿动脉可及时处理,同时减轻了穿刺针入时的阻力; 穿刺路径:建议选择中路穿刺,注射器45-60度角进针,朝向同侧乳头方向。穿刺针的斜面朝上。 递送导丝 穿刺成功后,分离穿刺针及注射器,递送导丝,送导丝前非主力手封堵穿刺针头端,防止进气; 若遇阻力需撤导丝时,必需同穿刺针一起撤出。(导丝时弹簧压成的,若只撤离导丝,导丝可能与针尖形成一个夹角,会被卡住而无法撤出。同时有可能被针尖划伤,散掉; 导丝大约送入20cm。 穿刺点处切口 在穿刺点处横向充分扩皮约1cm 扩皮深度至浅筋膜层即可(便于给导管预留调整空间;降低放鞘时的皮肤阻力;保证导管再通过隧道时有良好弧度。) 八、递送导管 送入血管鞘,注意送鞘前检查鞘是否连接紧密,有无松脱。顺着导丝方向旋转送入; 撤出鞘芯和导丝,缓慢轻柔送入导管至一定深度,撤出血管鞘,边撤边撕开; 递送导管后拍片确认导管头端位置; 递送导管长度:K(穿刺点到对应侧胸锁关节)+7cm 九、囊袋制作 切口在囊袋上方,离港体距1cm以上,皮下脂肪以0.5-1.5cm为宜; 2、适当考虑部分患者日后是否有消瘦的可能; 3、置港位置可选择锁骨下窝,女性患者应考虑平时穿衣习惯,避免衣服摩擦港座。 建立隧道 圆润有弧度,尤其是穿刺点处,尽量大角度,不能打折; 套装中的隧道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用力调整成操作者想要的弧度。 修剪导管连接港体与导管 可将导管稍微拉出,便于连接港体,连好后再将导管送回; 注意导管修剪平齐 导管锁显影环(黑色端)必须朝向导管方向 导管刚过港柄隆起位置即推导管锁,一定要注意是否平直推入,检查正反面是否均完整连接,导管锁和导管口要对齐,以免扭曲导致日后导管断裂。 因导管和导管锁有记忆性,如果重新推入需使用备用的导管锁,并剪掉导管前端一部分; 用10ML以上注射器连接无损伤针检查有无回血。 缝合固定 囊袋内固定(预先将可吸收线穿入缝合孔再将港座放入囊袋内); 穿刺点横向扩皮处需缝合,注意不要缝到导管; 建议从女性患者角度考虑,尽量保持切口美观。 十三、术后拍片存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