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B)教材分析.doc

发布:2017-04-01约8.0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B)教材分析 本章共分四大节11小节,教学时间约需3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空间的直线和平面 9.1平面的基本性质 约3课时 9.2空间的平行直线与异面直线 约2课时 9.3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 约2课时 9.4直线和平面垂直 约4课时 空间向量 9.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约5课时 9.6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及其运算 约3课时 夹角和距离 9.7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 约3课时 9.8距离 约2课时 简单多面体和球 9.9棱柱和棱锥 约4课时 9.10研究性课题: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约2课时 9.11球 约3课时 小结与复习 约3课时 一、内容与要求 9.1节,平面的基本性质共4个知识点:平面的表示法、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的推论、空间图形在平面上的表示方法这一小节是整章的基础通过平面基本性质及其推论的学习使学生对平面的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主要是通过对图形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对图形的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建立空间图形性质的正确概念,这样才能学好立体几何 为了形成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小节通过观察太阳(平行)光线照射物体形成影子的性质来学习直观图的画法先直观地了解平行射影的性质,这样就可正确地指导学生画空间图形 这小节教学要求是,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直观了解空间图形在平面上的表示方法,会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和长方体、正方体的直观图 9.2节共有两个知识点,平行直线、异面直线以平行公理和平面基本性质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平行直线的性质,把平行公理和平行线的传递性推广到空间并引出平移概念,了解了平移的初步性质在这一节还由直线平行的性质学习异面直线及其夹角的概念 要求学生正确掌握空间平行直线性质和异面直线及其夹角的概念,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向量和空间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 9.3节有两个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和平面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特征性质这也可看作平行公理和平行线传递性质的推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判定的依据是线、线平行这些平行关系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平行平面的传递性在练习中出现,学生做完练习,教师可加以总结让学生掌握这一性质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线、面和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这两个平行关系是下一大节学习共面向量的基础 前面3节主要讨论空间的平行关系,其中平行线的传递性和平行平面的性质是这三小节的重点 9.4节包括两个知识点:直线和平面垂直及正射影和三垂线定理空间除平移和平行射影的性质外,第二个重要性质就是空间的镜面对称直线与平面的垂直的特征性质是研究空间对称性的基础细心分析直线和平面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就可以看到,证明的过程就是由平面的轴对称转换为空间的镜面对称的过程这一小节要特别重视判定定理的教学,要向学生指出定理证明过程的本质三垂线定理是由直线和平面垂直判定定理得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空间图形的性质,在传统几可学教育中这个定理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这里,我们只重视概念的教学,减弱围绕三垂线定理的解题训练这是因为我们有更有效的向量工具处理空间的垂直问题 这一小节的教学要求是,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掌握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这里的“掌握”与9(A)的要求不同主要是理解定理的本质和直接应用不要进行大量的解题训练的教学这样就可减少课时,以加强空间向量的教学 第二大节空间向量,主要是学习空间向量及其在立体几何中的初步应用本大节共分2小节 9.5节,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共有4个知识点: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空间向量的分解定理、两个向量的数量积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有了第一大节空间平行概念的基础,我们就很容易把平面向量及其运算推广到空间向量由于本教材学习空间向量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一些立体几何问题,所以例习题的编排也主要是立体几何问题 本小节首先把平面向量及其线性运算推广到空间向量学生已有了空间的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概念,这种推广对学生学习已无困难但仍要一步步地进行,学生要时刻牢记,现在研究的范围已由平面扩大到空间一个向量已是空间的一个平移,两个不平行向量确定的平面已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互相平行的平行平面集,要让学生在空间上一步步地验证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这样做,一方面复习了平面向量、学习了空间向量,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的空间观念 当我们把平面向量推广到空间向量后,很自然地要认识空间向量的两个最基本的子空间:共线向量和共面向量把平行向量基本定理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推广到空间然后由这两个定理推出空间直线和平面的向量表达式有了这两个表达式,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向量工具解决空间的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