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与通信]半导体器件物理第五章_59230712.pdf

发布:2018-03-03约4.38万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J.Hsu 微电子学研究所 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 半导体器件 物理进展 第五章双极型晶体管的优化设计及 性能因子 Bipolar Device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Performance Factors J.Hsu 微电子学研究所 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 本章内容提要: 双极型晶体管(BJT )基础 双极型器件的设计优化 双极型器件的等效电路及其性能因子 SiGe HBT 的原理与优势 双极型器件与CMOS器件之对比 J.Hsu 微电子学研究所 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 1. 双极型晶体管(BJT )基础 尽管CMOS器件目前在各类微电子产品中已经占 据了绝对优势,但是双极型晶体管仍然没有完全退出 历史舞台,原因在于其固有的超高速特性和优越的模 拟信号处理能力。双极型晶体管可分为NPN型和PNP 型两大类,前者是N型掺杂的发射区和收集区之间夹 着一个P型掺杂的基区,后者则是P型掺杂的发射区 和收集区之间夹着一个N型掺杂的基区。 双极型晶体管有两种常用的器件结构,一种是横 向器件结构,另一种是纵向器件结构。目前在各种实 际的超高速双极型集成电路中使用的BJT器件无一例 外都是纵向NPN型双极晶体管。我们在本章中也以这 种类型的双极型器件为例来进行分析讨论。 J.Hsu 微电子学研究所 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 双极型晶体管的组成结构、偏置条件及能带示意图: 右图所示为双 极型晶体管处 于正常放大工 作时的偏置条 件及其能带示 意图,从图中 可见,在器件 发射结正偏条 件下,电子由 发射区注入到 基区,而空穴 由基区反向注 入到发射区。 J.Hsu 微电子学研究所 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 那些由发射区注入到基区中的电子,其中在基区 中没有被复合掉的部分,最终将被反偏的收集结所收 集,形成收集极电流IC ;由基区注入到发射区的空穴 最终将在发射区内部或其欧姆接触电极处被复合掉, 这个空穴电流构成了基极电流IB 的主要成份。双极型 晶体管的电流增益 β定义为: I C β I B 下页图中曲线所示为双极型晶体管收集极电流IC 及基极电流I 随发射结电压V 的变化关系,该曲线 B BE 通常称为Gummel曲线,从图中可见,随着发射结电 压V 的增大,器件的收集极电流I 和基极电流I 均 BE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