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大钟和小钟》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12-09约2.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歌曲《大钟和小钟》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以唱歌课为主的综合课《大钟和小钟》 课标解读: 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要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噪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够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材分析: 《大钟和小钟》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首简易的二声部合唱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F大调,2/4拍。作曲家用简单的节奏和简洁的音符生动地表现了钟表“当当”的摆动声和小钟“嘀嘀哒哒”走动的声音,大钟与小钟的音乐形象在歌曲中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先是大钟、小钟分别歌唱,再由大钟和小钟一起唱。歌词简洁明了又生动形象,便于记忆,是一首优秀的儿童合唱入门歌曲。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好奇心强、身心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如果教师一味枯燥的讲述,不注意讲授的方法和方式,很容易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兴趣就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我将使用看、听、赏、唱、奏等多种手段,运用多种音乐游戏,辅以多媒体教具,让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目的。孩子毕竟是孩子,相信都是喜欢别人的夸奖。所以,我想让赏识和肯定成为打开孩子学习音乐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 教学目标: 1、的声音歌曲《大钟和小钟》 2、听赏,大钟和小钟。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体验到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够用轻快、和谐的声音歌曲《大钟和小钟》……那大钟的声音像大象和小兔子哪个动物走路的声音? 大家试着来唱唱。再低沉一点儿,像大象走路一样,又慢又笨重,太好了。 3 — | 1 — || 当 当 4、让我们把小钟和大钟的声音连在一起唱一唱,注意声音的对比。大家把小钟和大钟的声音唱得这么动听,太了不起了。 5 5 3 3 | 5 5 3 | 3 — | 1 — || 嘀嘀 嗒嗒 嘀嘀 嗒 当 当 【设计意图:有了大象和小兔子的走路声音做对比,学生演唱大钟和小钟的声音就很容易,而且演唱的惟妙惟肖,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演唱歌曲的潜能,更好的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活动中。】 (三)你唱我唱,大家一起来歌唱 1、接龙游戏:考验我们师生默契的时候到了,和老师来玩一个接龙游戏,红色部分由你们来唱,剩下的由老师来唱,看哪位同学唱得最准确。 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大钟和小钟》。 2、敢不敢随着老师的琴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师:孩子们第一次完整唱就唱得这么顺畅,真不错,不过老师刚刚发现,有一个小音符它不高兴了,因为它被咱们给忽视了,遇到休止符,我们应该注意停顿,不要拖拉。让我们单独再来唱唱这一句。 3、相信这次完整演唱一定会比上一遍更好。不但要把休止符唱准,还要注意大钟和小钟声音的区别哦。 师:孩子们,你们的歌唱得这么好,小休止符们都开心地笑了,老师发现同学们也开心的笑了,让老师看看你们可爱的笑脸。 三、参与合作,感受二声部的和谐美 1、看着同学们可爱的笑脸,老师也想来表现一下我自己,我也想完整地演唱这首歌,不过同学们要认真听,老师唱的和你们唱的有什么区别? 师:谁能说说老师唱的和你们唱的有什么区别?对,第四乐句老师唱的是大钟的声音。 【设计意图:教师的展示,更好让学生发现二声部演唱有区别的地方,为学生唱好二声部打下基础。】 2、再听,老师演唱大钟的声音出现了几次?(四次) 3、师生合作演唱二声部乐句,教师指导学生唱准二声部。 4、哎,我有个小小的愿望,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歌唱,同学们来演唱小钟,我来演唱大钟,先一起来试试看。 5、交换角色,同学们来演唱大钟,我来演唱小钟。 6、让我们一起完整演唱这首歌曲,注意听好了,同学们演唱第四乐句的大钟声音,我来演唱小钟声音。唱准自己的钟声的同时,还要聆听别人的演唱,让我们的歌声更饱满,更美。 【设计意图:在学习合唱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在演唱中聆听,提高专注力,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更好的演唱二声部并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小组竞赛,积极表现 1、师:我们来玩一个小组竞赛游戏,咱们同学分为两组,这边演唱小钟声音,那边演唱大钟的声音。看看哪个小组把自己的钟声演唱最好。 演唱的时候不仅要唱好自己的部分还要注意互相倾听,让我们的声音听起来更美。 2、交换角色 师:刚才同学们把自己小组的钟声演唱的这么好,敢不敢挑战别的小组的钟声? 【设计意图:小组竞赛的方式,再次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其集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