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作者秦合岗主编第八章中国风物特产课件.ppt

发布:2016-12-25约2.17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中国风物特产 第八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 中国的瓷器古董 二 丝织刺绣品 定义: 丝织刺绣品是以蚕丝为原料的纺织品和 刺绣品的总称。 中国的三大名锦: 云锦(产于南京),蜀锦(产于成都),宋锦(产于江苏)。 中国的四大名秀: 苏绣(产于苏州),湘绣(产于长沙),粤绣(产于广东),蜀绣(产于成都)。 第二节中药 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病和养生的药物,在中国古籍中通称“草本”。 中医中药,与国画、京剧并称中国三大国粹。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药材、中成药。 (1)中药材 中药材是指经加工炮制可直接供药房及药厂制剂使用的半成品药。 人参、三七、冬虫夏草、鹿茸、阿胶都是名贵的药材。 (2)中成药 中成药是指经加工可直接使用的成品药,分丸、散、膏、丹、片、口服液、药酒等 山西定坤丹、大活络丹、漳州片仔癀、安宫牛黄丸、山西龟岭集、云南白药都是有名的中成药。 墨 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 纸 蔡伦——四大发明“造纸术” 今日存世文人所用古纸,当为西晋陆机之平复帖。 制纸之纤维,绝大部分取自植物。桑、楮、檀、竹、麻、稻杆及其它木材, 皆可制纸,而以其纤维之柔韧者为上选。 砚 用以研墨的器具。多为石质,亦有陶泥质,以前者最多。 其形制多变,主要有长方形、方形、 圆形、椭圆形及取各种动物形貌所制的仿 生砚等。 湖笔——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去善琏镇“中国湖笔之都” 徽墨——江西婺源墨,最早始于南唐,因婺源旧属安徽新安郡、徽州,故婺源 墨又称“新安墨”、“徽墨”。 古徽州,辖歙县、黟县、休宁、绩溪、婺源、祁门六县。 宣纸——安徽省泾县(隶属宣城)被确定为宣纸原产地域。安徽省宣城市 “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 端砚——广东省肇庆市“中国砚都”。安徽省歙县“中国歙砚之乡”。 诗词中的笔墨纸砚 笔 玉管 “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隋 薛道衡《初学记?;咏苔纸》) 翠管 “玉窗抛翠管,清袖掩银鸾。” (唐 李远《观廉女真葬》) 银管 “蜀王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 (元 袁桷《薛涛笺》) 象管 “象管细轴映瑞锦,玉麟棐几铺云肪。” (宋 米芾《寄薛郎中绍彭》) 墨 玄圭 “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 (宋 杨万里《春兴》) 玄玉 “玄玉初成敢轻用,万里豹囊曾入贡。” (明 高启《赠卖墨陶叟》) 玄珠 “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金 元好问《赋南中杨生玉泉墨》) 纸 楮 “若入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宋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楮生 “楮生毛颖贺得友,坐令几案增光辉。” (元 许有壬《李惟中学士自西台侍御召入以未央宫瓦砚为祝》 楮先生 “孤寂惟寻曲道士,一寒仍赖楮先生。” (宋 陆游《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 砚 砚台 “夕阳照个新叶红,似要题诗落烟台。” (唐 司空图《偶诗五首》其一) 砚瓦 “玉龙笔架,铜雀砚瓦,金凤笺花。” (元 乔吉《水仙子 廉香林南园即事》) 砚田 “以文为业砚为田。” ( 宋 戴复古《寄王溪林逢吉》) 第四节 其他工艺品 一、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一)北京雕漆 (二)福建脱胎漆器 二、金属工艺品 景泰蓝 芜湖铁画 三、玉石、木竹雕刻 和田玉雕 东阳木雕 * 《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节 陶瓷器,丝织刺绣品和名茶 定义: 陶瓷器是陶瓷制品和瓷器制品的总称。 景德镇的历史 景德镇官窑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一 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景德镇悠久的 制瓷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 不仅集中了大批的优秀工匠,而且在 烧造中不惜工本,对提高景德镇的制 瓷技术、瓷器质量,促进陶瓷文化的 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刺绣的起源和发展 唐、宋刺绣已分化为欣赏性刺 绣和实用性刺绣两大类。这两 类都各自发展着,欣赏性绣类 由宗教题材转向仿摹古人书画 追求写实、笔意和风韵;实用 性绣类,则广泛适应当时人们 生活方式和使用要求力求有装 饰效果。 苏绣 湘绣 粤绣 蜀绣 笔 按笔头大小划分 按笔毫软硬划分 大楷、中楷、小楷 软:羊毫(白山羊毛) 硬:狼毫(黄鼠狼尾尖) 软硬适中:兼毫 其它 紫毫(山兔背黑针尖毛) 猪鬃笔、山马笔、 鸡毫(公鸡颈毛去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