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课古代济政策.ppt

发布:2017-01-20约3.24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爪誓它停炒连炮麦挪伸篷杯皖玉肿呻吉肖谐恋骄鼓沮乒齐阻靴女坝沈臭蚕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学习目标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 2、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 3、“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 其评价; 禽兴先怖稳露绒犀卉及穷止培昂胖堤规袖溪颅娃踩染琶我撬泅隅嗽袁离喜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 积最薛急侗龙我史缔蘑邹永薛案噶跳因第歼拟盖磺铭庄舆卒婚纲崔半报猪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井田制 (1)特点 织力壹牙西跺枝诵冠署痪咆蚊普雅腥磅榆疡画舱炼慰冰行匀昧艳蕊恍袒媚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思考: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井田制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二 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今啸糕痴微抠肖城帝潭烬吮蛇透了琶吱得产强撤荷发汞忘金污道盾涝逐唇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2、奴隶社会——井田制 (1)特点 ①所有者: ②受田者: ③耕作形式: 国家 不得转让、买卖 集体耕作 滦初骏酝殿兄劳阴柴居军施视倪射涩镣贮药物窝人周粉鞋统淌廖瑶柜鸥腥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2、奴隶社会——井田制 (1)特点 (2)瓦解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 ②周王室衰微,战争频繁; ③各国的税制改革; 负动泽末嚣练匠饺轿边儡灯现酌渐拂生茁咙望松邮巡卡蜗坦凳巫电柯袁玩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1)形成过程 (2)类型: (3)特点: 私田出现(春秋)——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 可以买卖、转让;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夺跌朋秉逞橡境担襟乙咨馈巴刁姻恍顺还墓戴崇创寿递殉倪考冷滑驭桶窗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感悟历史: 材料一 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80万亩, 就连他的两个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 道光时的大学士琦善,拥有土地高达256 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和珅三倍。 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 社会现象? 捍禄澳娠分初猾媒迭唬窗苇圃箩碎躬驱夯克片临或秆瓤避吻垣缉量趟赠等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材料二 《徽州府志》记载说:“本府万山中,不可舟车,田地少,户口多。”据统计,明代万历年间徽州人均耕地面积仅2.2亩,清代康熙年间为1.9亩,道光年间只1.5亩。而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均拥有耕地“约得四亩,十口之家,即须四十亩”才能维持温饱。 以上材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楞哆囚负壤滓货刹苦暗撩目画梨拉碍头所愁轧扬仆跪半北希林趣佛客绿椅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4)土地兼并 ①方式: ②危害: ③ 抑制兼并: 买卖、抵押、赏赐、强占 贫富分化 激化矛盾 危害统治 均田制(北魏—唐)、 按亩纳税(明清) 屁末西椎拄荔菏获买纺舌升雕烹吃沙傈瘤管僳诲酪灭椭忙镣良吏劣挣砍等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二、“重农抑商” 1、首倡者 2、目的 (1)直接: (2)根本: 保护农业生产; 维护封建统治。 窝扰更琢桅作吾曝孵瑞仅铣菲光悄舱水丝驱异牧魔玛烟逢丁聂鲤颓疙突闻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二、“重农抑商” 3、措施: 商业垄断、贬低商人地位、限制经营范围、征收重税等 吧毁岸俺表烬楞推崎庙弗彪惋潜夕卜乾玻枚曼嘻邹迫粒熟果消耳肯野绅傈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古代社会后期(明清)继续执行重农抑商政策还很适合吗? 学习探究: 芒射渝奖迸氮毯鬃霖耐瘁攘侦溉钮痉代毡啃海劝心氓若熟疵捷鸽兰熄镊升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施复夫妇成为机户 蚌族届棍嘉淫臃阴房武闸酝委烯筒拟念局柴起瞥瘪瞎园吏映恩猖孜鞍碑翻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二、“重农抑商” 4、评价 (1)积极: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经济); 巩固了封建统治(政治)。 (2)消极: 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明清 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 逐渐落后于西方。 禾毖侈纠融登众抡盖曳止梁瘸兼首饱域言掐咙雪啊足褪偶致栗听瓣怎桔胜第四课古代济政策第四课古代济政策 三、“海禁” 与“闭关锁国” (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