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健康游戏我常玩》第2课时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第5课《健康游戏我常玩》第2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讲解和实践,引导二年级学生正确理解游戏与健康的关联,培养良好的游戏习惯,使学生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注重身心健康。结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5课《健康游戏我常玩》第2课时的内容,我将通过生动的案例、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过度游戏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学会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和法治意识。具体包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念,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使其在游戏中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以及通过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游戏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在知识方面,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能够理解简单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概念,但对于游戏与健康的关联认识不足。
在能力上,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逐渐发展,能够参与课堂讨论,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培养。素质方面,学生们初步形成了合作、分享的价值观,但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识尚待加强。
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沉迷游戏、过度游戏的情况,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他们认识到健康游戏的重要性,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因此,本节课的设计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游戏与健康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健康游戏的重要性。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游戏经历,探讨如何做到健康游戏。
3.情景模拟法:模拟游戏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如何遵守游戏规则,培养良好习惯。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展示游戏与健康的案例,增强视觉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
2.教学软件:利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问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视频资料: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游戏过度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以轻松愉快的游戏互动开始,邀请学生参与一个简短的游戏,然后提问:“你们在游戏中感到快乐吗?但游戏玩多了会怎么样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游戏与健康的关系,从而自然导入新课《健康游戏我常玩》。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通过PPT展示游戏过度导致的健康问题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过度游戏的危害。接着,讲解健康游戏的概念,包括合理安排游戏时间、选择有益的游戏内容、遵守游戏规则等。最后,通过视频资料,展示健康游戏的正面影响,让学生理解健康游戏的重要性。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健康游戏。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健康游戏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游戏中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同时注意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游戏计划,并记录一周内自己遵守计划的情况。下节课分享讨论成果和执行情况,以加深学生对健康游戏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健康游戏指南》:提供一份详细的健康游戏指南,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游戏、如何控制游戏时间、如何预防游戏成瘾等内容。
-《游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介绍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方面,以及如何平衡游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游戏法律法规汇编》:收集与游戏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游戏行业的规定和限制,增强法治意识。
-《健康游戏实践活动案例》:展示一些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健康游戏实践活动,如游戏设计比赛、健康游戏日等。
-《游戏成瘾预防策略》:提供一系列游戏成瘾的预防策略,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以及个人自我管理方法。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健康游戏指南》,了解如何在游戏中保持健康,并将指南中的建议应用到自己的游戏生活中。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游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中的观点,讨论如何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保持心理平衡。
-让学生浏览《游戏法律法规汇编》,了解国家对游戏行业的监管政策,提高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邀请学生参与《健康游戏实践活动案例》中的活动,通过实践体验健康游戏的乐趣,培养良好的游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