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题与答案文言文阅读(课内).docx

发布:2018-07-02约1.1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题与答案文言文阅读(课内)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做题。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答: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答:   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原文略),做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吾日∕三省吾身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不逾矩(4)人不堪其忧   3、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答:      三、阅读《虽有嘉肴》(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教然后知困   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这则短文阐述了什么教学原则?请用四字句加以概括。   答:   四、阅读《河中石兽》(原文略),回答后面的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竟不可得 (4)众服为确论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五、阅读《塞翁失马》(原文略),完成后面的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有善术者 (2)居数月   (3)人皆吊之 (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全文共9句话,可分为四个层次,请用“∥”在下面标出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4、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作者为什么要写战争的惨烈?   答:   5、作者反复写福祸,有何用意?   答:      六、阅读《咏雪》(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2、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   事件“ ”等要素。   4、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      5、选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答:      七、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原诗略),完成下面的题目。   1、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    答:      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八、赏读《钱塘湖春行》(原诗略),回答后面的题目。    1、理解填空。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 ”。   (2)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   (3)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