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教育时代的高校德育创新的中期报告.docx
大众化教育时代的高校德育创新的中期报告
本报告是关于大众化教育时代的高校德育创新的中期报告,旨在对当今大众化教育时代的高校德育创新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高校德育创新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学生数量膨胀、文化背景多样、专业选择繁多等,这些都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同时,“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也给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校德育注重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综合素质。
二、大众化教育时代高校德育创新的实践
为了更好地适应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要求,高校德育创新实践开始从传统的课堂教育走向更广泛的社会实践和学生自主学习。以下是一些高校的德育创新实践:
1.学科交叉
高校在德育教育中,采取学科交叉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教育的内涵。例如,中文系的“社会责任与公共服务”、历史系的“史学与公民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
2.社会实践
高校注重社会实践教育,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并为社会服务。例如,清华大学的“志愿者工作与实践”、北京大学的“春天行动”等。
3.学生自主学习
高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更有能力处理问题和接受挫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的“北海学堂”、上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等。
三、大众化教育时代高校德育创新的方向
为了不断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在大众化教育时代,高校应该朝以下方向进行创新:
1.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高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渐成长为能够自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才。
2.实施社会服务
高校应该发挥自身在社区服务、教育支持、智力咨询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提高社会责任感。
3.开展跨学科课程
高校应该进一步开展跨学科课程,让学生逐渐形成综合素质,真正的掌握学科知识。
4.推进德育全员参与
高校应该让所有教师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结论
大众化教育时代的高校德育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高校不断探索和尝试,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创新方案才能不断涌现。因此,高校需要在学科创新、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探索,不断促进高校德育创新行动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