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的调节方式的.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汽轮机的调节方式及调节级变工况; 汽轮机的功率方程
汽轮机常用的调节方式:
由上式可知,要改变汽轮机的功率,可改变流量D或焓降?Ht,与此对应的调节方式从结构上看有:喷嘴调节、节流调节,从运行方式上看有:定压调节和滑压调节。
一、节流调节
定义:所有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都经过一个或几个同时启闭的调节阀,然后进入第一级喷嘴。;图3-13 节流调节示意图; 节流调节的调节过程:结论:节流调节第一级的变工况特性与中间级完全相同。
节流调节的热力过程:; 节流后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节流调节的特点:
(1)节流调节的结构较简单、制造成本低;
(2)工况变动时,各级焓降(除最末级外)变化不大,故各级前的温度变化很小,从而减小了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变形与热应力,提高了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和机动性;
(3)在部分负荷下由于节流损失,机组经济性下降。
节流调节的应用:节流调节一般用在小机组以及承担基本负荷的大型机组上。;二、喷嘴调节及调节级变工况; 调节级:采用喷嘴调节的汽轮机第一级,其通流面积随负荷的改变而改变,故称该级为调节级。该级后的汽室常称为调节级汽室。
为了研究调节级,做以下假设:
a、调节级的反动度?m=0,且工况变动时反动度保持不变。
b、各阀门之间无重叠度。
此外各组喷嘴后压力p1均相等,凝汽式汽轮机调节级后p2与流量成正比。
全开阀后的压力不随流量的增加而降低
; 1.调节级的变工况分析
第一调节阀开启过程中:
阀后压力(即喷嘴前压力)与流量成正比,当阀门全开时, 达最大。
焓降的变化:由于压力比保持不变,所以焓降也保持不变。但随着第二、第三调节阀的开启,焓降将逐渐减小。
调节级后压力一直小于临界压力,故通过该组喷嘴的流量为临界流量。
第二调节阀开启过程中:
第二组喷嘴将从非临界状态过渡到临界状态。
在喷嘴达临界之前,喷嘴压力比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喷嘴达临界后压力比则保持不变。;图3--17 调节级变工况曲线; 第三调节阀开启过程中: 第三组喷嘴中一直达不到临界状态;喷嘴压力比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
第四调节阀开启过程中:
第四调节阀为过负荷阀,第四组喷嘴的变工况特性与第三组喷嘴相同。
综上所述,调节级焓降是随汽轮机流量的变化而改变的。
流量增加时,部分开启阀门所控制的喷嘴组焓降增大,全开阀门所控制的喷嘴组焓降减小。
在第一调节阀全开而第二调节阀尚未开启时,①调节级焓降达最大值;②级前后的压差最大,③流过该喷嘴的流量亦最大;④级的部分进汽度则最小,致使调节级叶片处于最大的应力状态。所以当进行调节级强度核算时,最危险工况不是汽轮机的最大负荷,而是第一调节阀刚全开时的运行工况。;2.调节级的热力过程及效率曲线; 从图中可见,调节级效率曲线具有明显的波折状。这是因为阀全开时,节流损失小,效率较高。在其它工况下,通过部分开启阀的汽流受到较大的节流,使效率下降。 ; 3.喷嘴调节的特点:
(1)喷嘴调节的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高;
(2)工况变动时,调节级汽室温度变化大,从而增加了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变形与热应力,限制了机组的运行??靠性和机动性;
(3)在部分负荷下的效率高于节流调节。
喷嘴调节的应用:大容量机组和背压机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