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分析.pdf

发布:2017-07-13约6.5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5。;l 宽 经 济 ■■●r..(:o 摘【要】文章分析认为在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依 社与客户勾结,给客户贷款,客户再将获得的贷款入股农村信 然存在产权难 以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 ;改革后的 用社,或是以入股作为贷款的先决条件。股金存款化是指农村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很有可能会产生 多头监管、地方政府行政 信用社给予入股股东各种优厚的条件 承诺农村信用社不论是 干预 、省联社管理范围过宽等问题 。 否有盈余,均按入股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分红 ;通过对入股者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产权改革 管理体制 进行回扣规避农村信用社的股金不能退股的规定;对内部人提 一 、对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分析 供信贷优惠和利率优惠等。 1、产权依然难 以明晰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的是建立高效的运作机制,然而地方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有两大任务 :一是明晰产 政府主导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资本金虚拟化行为,却偏离了 权 ;二是在此基础上建立委托代理机制,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 这一改革 目标 ,而只是为了获得中央银行的注资,因此农村信 结构。明晰产权工作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即在清产核资的基础 用社旧有的机制和模式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转变。 上明晰现有产权和在增资扩股基础上构建新的产权结构。上文 第二,股权分散化依然存在。虽然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在明 已经说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框架已经演化为股金制度和公积 晰产权过程中采取了先清退后增资扩股的办法,实现了农村信 金制度结合的复合产权结构 ,集体历年积累所形成的产权已变 用社产权构成上的较大程度的集中,彻底改变了20世纪50年 得十分模糊。从政策和操作角度讲,明晰农村信用社历年积累 代 “一户一股”的产权分散状况 ,但是仍然较为分散。我国农村 的产权,存在着许多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本轮农村信用 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工商企业偏少,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 社改革,均以增资扩股为改革的第一步。改革先行的8个省市, 主要依靠农民和农村信用社职工,况且农村中真正富裕的农民 增资扩股工作总体进展顺利,股东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农村居 并不太多,导致农村信用社股份金额偏少,股权分散。有数据表 民、城镇工商企业职工、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村信用社职 明,第一批试点省份的股东人数达到2.78万人,股本金为 13090 工、乡村干部等,而且户均股金有了较大提高,形成了股权相对 万元,每个股东平均注资4692元;第二批试点省份的股东人数 集中的格局,股东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然而在增 为 1.9万人,股本金 1159万元,每个股东平均注资601元。据调 资扩股中也出现了如下问题。 查了解,由于股权结构过于分散 ,出于时间、能力、精力和成本 第一,资本金虚拟化。为了激励农村信用社进行股权改革, 等因素的考虑,绝大部分股东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的监督 人民银行设计了专项票据有条件兑付的资金支持政策 ,具体内 管理意识不强,法人治理结构难以有效改善。 容为人民银行按 2002年底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发行专 第三,存在 “大户”入股现象。虽然大股东的存在有可能会 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票据期限 减少所有者——管理者代理问题,但是大股东在农村信用社借 两年,按不低于准备金存款利率按年付息。票据不能流通、转让 贷政策的制定方面有发言权 ,而且可能存在为自己的或者有关 和抵押 ,可有条件提前兑付,兑付标准为:“产权明晰,资本金到 联的企业获取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农村信用社无法顾及普 位 ,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即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