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版-高中语文-论语选读-中庸之道课件.pptx

发布:2023-11-01约1.73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家余秋雨曾说:中华文 明不中断地延续数千年,是全人 类唯一的奇迹。这个奇迹中最值 得称道的,是一种美德的延续。 而美德的最高文本,数儒家学派 的经典 《论语》 。 1 中庸之道 执 教: 李 进 喜 2 注意以下红体字的读音: 民鲜久矣(Xiǎn ) 狂狷(juàn ) 褊急(biǎn ) 13.21章注释③ 乡原(yuàn) 恶称人之恶者( wù ) ( è ) 讪(shàn ) 徼( jiāo) 讦( jié ) 3 “中庸”的概念: 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 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 “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 思。一说,庸,常, “中庸”即中和 可常行的意思。 4 中庸之道内涵: • 处事: 无过无不及(适度)----- 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 • 交往: 无适无漠 以 “义” 为依据 • 不狂也不狷--------------------- 执两用中 • 判断一个人德行:不以众人好恶为依据 • 对不合“仁义”的行为的憎恶---------合情合理 “非之无举也, 刺之无刺也” 5 6 中庸之道内涵: • 处事: 无过无不及(适度)----- 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 • 交往: 无适无漠 以 “义” 为依据 • 不狂也不狷--------------------- 执两用中 • 判断一个人德行:不以众人好恶为依据 • 对不合“仁义”的行为的憎恶---------合情合理 • 礼之用,和为贵 以礼节和 (礼和辩正关系) • 和而不同 处理事务的原则 为 人 处 世 合乎“礼” 基于“义” 适于“道” 7 孔子:中庸之道的实践者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毋自辱焉。 ”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8 孔子及其弟子为什么要提倡“中庸” 思 想? 有助于实现儒家强调的礼治社会,等级 秩序 ,有利于维护崩溃中的奴隶主阶级利 益! 9 中庸思想是否等同于折中主义 . 中庸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 与和谐。如中庸的为人处事都是有原则的,这个 原则是在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上必须遵守的礼(道 德规范)。中庸之“中”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 犹 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 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 量搞定。如果把秤锤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秤杆 只能添乱而无用处。 . 折中主义是无原则的迁就和退让,既承认这 一个,又承认那一个。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 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 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没有原则。 10 课堂小结: 一堂课的内容学习,同学们对儒家中 庸思想的认识,仅仅可以说是“初得其门 ”,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能找找资料更 深入探究中庸之道,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 中不断去体会、去运用。 同样,我期待大家能用心去研读《论 语》这部经典,我相信大家会为里面的传 统精华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手舞足蹈, 读书最高境界)! 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 的作用,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 作业: 12 13 欤,吗 漠,淡漠 獧,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 • 乡原 • 恶徼以为知者 • 恶不孙以为勇者 • 然则师愈与 • 无莫也 • 必也狂狷乎 愿,谨慎老实 智,聪明的人 逊,谦逊 一、通假字 14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提宾标志 代词,他 结构助词,的 和。(连词) 同“欤”,吗。(语气词) “与义比”,跟。(介词) 交往、结交。(动词) 中庸之为德也 义之与比 不得中行而与之 德之贼也 师与商也孰贤 然则师愈与 义之与比 不得中行而与之 二、一词多义 之 与 15 . 义之与比 宾语前置句 . 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 宾语前置句 以为勇者,恶许以为直 者。 . 乡原,德之贼也。 判断句 三、特殊句式 16 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 的作用,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 章。 布置作业: 1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