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培 训 提 纲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从2012年7月1日起执行。 1. 本条例规定了党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规则,并给出了公文的式样。 2.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15种) 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 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三)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四)公报。公报主要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一、党政机关公文文种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二、常用公文文种辨析 (一)决定与决议 1.决定可以由会议作出,也可由领导集体作出;而决议必须由会议审议通过。 2.决定偏重务实,决议偏重务虚。 二、常用公文文种辨析 (二)通知与指示 1.通知所作安排较具体,指示所作安排较原则。 2.通知各级单位都能用,指示一般行政机关不能用。 二、常用公文文种辨析 (三)通报、通知与通告 1.告知的范围不同。通报和通知属于机关内部公文;通告属周知性公文。 2.告知的内容不同。通报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而通知、通告不可。 3.告知的目标不同。通告和通知一般在事前,通报在事后告知。 二、常用公文文种辨析 (四)报告与请示 1.行文时间。报告事前、事中或事后均可;请示必须事前。 2.行文内容。报告一文一事或一文数事;请示必须是一文一事 3.行文目的。报告一般无需批准;请示必须要求上级机关批复 4.处理方式。报告一般只作为“阅件”处理;请示无论同意与否均须批复。 5.行文重心。报告以叙事为主;请示以说理为主。 二、常用公文文种辨析 (五)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 前者需要对会议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后者是忠实地记录每个人的发言。 三、文中选用上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文种。 (二)使用非法定文种。 (三)文种重叠。 (四)生造文种。 (五)文中作为公文标题。 (六)文种混用。 (七)错用文种。 三、文种选用上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文种 一是公文无标题;二是公文标题三要素(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不全,有的公文标题只有一个要素,即事由,犹如报纸上的新闻标题。 三、文种选用上存在的问题 (二)使用非法定文种 不选用法规中规定的文种,而使用总结、要点、方案、计划、安排、纲要、规划、建议、答复等文种,如公文标题为:“关于接待× × ×计划” 三、文种选用上存在的问题 (三)文种重叠 如请示报告、意见报告、请示函,又如转发通知类公文,因转发环节多,经常出现“通知的通知的通知”。 三、文种选用上存在的问题 (四)生造文种 如情况报告、总结报告、申请报告、任免通知、汇报等。 三、文种选用上存在的问题 (五)文种作为公文标题 如将函、通知(会议通知或开会通知)、请示、报告等作为公文标题,违背法规中有关标题拟制的原则要求。 三、文种选用上存在的问题 (六)文种混用 主要表现为请示报告不分、决定决议相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