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郑州市47中2010届高三平行班第一次月考(地理).doc

发布:2017-03-28约1.08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郑州47中2009—2010学年度上期平行班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 三 地 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 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1.5*40=60) 1.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子为( ) A.地貌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气候和植被 D.植被和土壤 2.流经中国三大自然区的河流为( ) A.松花江 B.海河 C.长江 D.黄河 3.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差别是( ) ①自然资源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③经济发展速度 ④产业结构的配置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我国国土整治要因地制宜,分层次.有步骤进行是基于( ) ①国土资源辽阔,地域差异显著 ②国土的开发程度和利用率比较高 ③人地关系日趋和谐 ④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 ⑤综合国力强大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④ 5.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6—7题。 6.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7.对1985年与2005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8.黄河在开封市附近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 ) A.地下水 B.支流汇水 C.降水 D.湖泊水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回答9-11题。 9.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中,以下做法属于农业技术措施的是( ) A.修建基本农田 B.打坝建水库 C.深耕改土 D.平整土地 10.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相比( ) A.两地区人地矛盾尖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B.中小河流众多而密度大,形成许多小流域 C.水土流失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间接经济损失小 D.进行人口外迁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11.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已千沟万壑 B.人为因素是形成本地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C.黄土土质疏松,有自立性,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D.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在对自然条件的改造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2—14题: 12.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13.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14.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读右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是( ) A.兰新线 B.兰青线 C.包兰线 D.京包线 16.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7.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B.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调节气候 D.减少水土流失 移民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中具有艰巨性.复杂性的问题,备受公共关注。回答18—19题 18.三峡百万移民安置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库区生态脆弱,环境容量不足 B.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 C.该地区教育科技落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