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王寺井田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8卷 第3期 吉 林 地 质 Vol.28 No.3
2009年9月 JILIN GEOLOGY Sept. 2009
文章编号:1001—2427(2009)03—056—03
1.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73勘探队,河北 涿州 072750;2.吉林省煤田地质112勘探公司,吉林 延吉133000;
3.吉林省煤炭地质调查总院,吉林 长春 130033
宁武煤田梵王寺井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的西南
部,隶属朔州市朔州区管辖。东以北同蒲铁路为
宁武煤田梵王寺井田含煤岩系主要为石炭系上
界、西以煤系地层地部隐伏露头及SF1断层为界,
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为一连续沉积
南以暖水湾井田北界为界,北以直角坐标4 343 000
整体。
线为界。东西宽约8.5 km,南北约9.3 km,面积约
聚煤期的古地理背景多为物源区,多河系围绕
79.05 km2 。区内地形平坦开阔,为厚层新生界沉积
的浅陆表海。当时我国北方的古大陆是陆表海的主
物所掩盖,地势西高东低,沟谷比较发育。
要物源,稳定的大地构造条件,形成了宽缓的浅陆
表海,致使沉积速率低的多河系冲积平原,以及宽
缓的滨海平原,依次向海展布。
宁武煤田位于山西陆台的北端,为一窄长复式
本区自本溪组沉积,经太原组,山西组直到石
向斜,南端和中部呈北北东向,北端(朔州一带)
盒子组形成一套总体海退系列。成煤期的沉积体系
呈南北向。它西邻北北东走向的管涔山,吕梁山复
自太原组底至山西组顶,分别为滨海弱障壁泻湖潮
式大背斜(图1)。梵王寺井田位于朔南矿区西南
坪体系,有潮汐影响的浅水三角洲(水下)体系,
部,基本构造形态为向斜构造,即朔县向斜,走向
多河系浅水三角洲(水上)体系以及曲流河为主的
近北西向,并于井田东南部仰起开始收敛。朔县向
冲积平原体系(图2)。
斜西翼地层倾角较陡,东翼地层相对较缓。西翼接
近露头部位最大倾角可达30°以上,东翼断层较为
该 区从奥陶纪以后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至早石
发育,地层受断层的影响变化较大,且发育一系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