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白垩含煤岩系.pptx
侏罗-白垩地层主讲人:王毅
侏罗-白垩地层地理位置: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东部地层区划: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鄂尔多斯地层分区-延河地层小区以黄陵矿区为例,认识侏罗-白垩井田的含煤岩系黄陵矿区
侏罗-白垩地层由老至新:上三叠统永坪组矿区中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下侏罗统富县组瓦窑堡组中侏罗统延安组中侏罗统直罗组中侏罗统安定组下白垩统宜君组下白垩统洛河组下白垩统环河组新近系上新统保德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第四系全新统
侏罗-白垩地层上三叠统永坪组以灰绿色、黄绿色厚层状细粒砂岩为主,夹灰黑色薄层油页岩、泥岩和粉砂岩。砂岩具直线型、收敛型斜层理;油页岩具水平层理,页理发育,含油层面有虫孔构造;砂岩中发育实丹尼蕨陕西支脉蕨、蔡耶贝尔脑蕨、陕西舌叶等植物化石丰富。厚度大于20m。
侏罗-白垩地层上三叠统瓦窑堡组岩石分选性中等~差,钙质胶结,发育交错层理,属河湖相沉积。粉砂岩和泥岩发育不规则波状层理及动物扰动构造。为灰绿色、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夹灰绿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砂岩碎屑成分中石英含量大于80%,长石10%,次棱角状,孔隙式~接触式接触。
侏罗-白垩地层下侏罗统富县组含植物化石碎片,局部有油迹。平行不整合于上三叠统瓦窑堡组之上,平均9.05m。下部为灰绿、灰白色中粒砂岩或砂砾岩,中部为杂色泥岩,上部为灰绿色粉砂岩、杂色团块状泥岩,含菱铁矿鲕粒,花斑状,团块状产出。
侏罗-白垩地层中侏罗统延安组根据岩石组合、沉积旋回和含煤性的差异,自老而新分为四段。为矿区主要含煤地层,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分布连续且广泛,平行不整合于富县组之上,平均120m。
侏罗-白垩地层中侏罗统延安组根据岩石组合、沉积旋回和含煤性的差异,自老而新分为四段。为矿区主要含煤地层,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分布连续且广泛,平行不整合于富县组之上,平均120m。
侏罗-白垩地层中侏罗统延安组延安组一段:为矿区主要含煤层位,底部为灰白色细粒砂岩,俗称宝塔山砂岩,向上为灰~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夹2号煤层和3号煤层组成,组成一个沉积旋回。该段平行不整合于富县组之上,平均厚度12.13m,向斜处厚、背斜处薄。延安组二段:底部以灰白色、浅灰色中-细粒砂岩夹薄层或条带状粉砂岩为主,含油气;向上变为深湖相深灰色、灰黑色、黑色泥岩、粉砂岩夹薄层或条带状细砂岩,局部发育1号煤层。平均厚度47.99m。
侏罗-白垩地层中-细粒砂岩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含量85%以上;长石很少,含量7%~13%,岩屑3%左右,次棱角~次圆状,孔隙式接触。岩石分选性中等~差,钙质胶结,层面富集云母片,具波状、小型交错层理,层位稳定,横向相变较大。灰黑色泥岩具水平层理和微波状层理,含菱铁矿结核,偶见瓣鳃类化石碎片,广泛分布,厚度10~20m,属深湖沉积。
侏罗-白垩地层中侏罗统延安组延安组三段:由下部灰白色、浅灰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粉砂岩、泥岩,局部含煤,以及上部黑~灰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夹灰色粉砂岩、细砂岩薄层组成沉积旋回。平均厚度35.29m。砂岩中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含量82%左右;长石较少,含量10%岩屑以云母矿物为主,总体含量约4%。岩石分选性中等-好,钙质胶结。泥岩具微细水平层理,见少量植物化石碎片。
侏罗-白垩地层中侏罗统延安组延安组四段:为湖泊三角洲沉积。由灰~灰绿色泥岩、灰绿~灰白色细砂岩及少量粉砂岩组成一个向上变细的单向正旋回。平均厚度9.13m。砂岩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含量约80%;长石少量,云母甚少,基底式接触。岩石分选性中等,钙质胶结。
侏罗-白垩地层中侏罗统直罗组由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成,分布广泛,平行不整合于延安组之上,平均厚度140m。按岩性及岩石组合不同被划分为两段:
侏罗-白垩地层中侏罗统直罗组直罗组一段:下部为灰白色、灰绿色,厚-巨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含砾,发育正粒序层理;上部为灰绿色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该段平行不整合于延安组之上,平均厚度75.36m。该段下部的砂岩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含量在75%以上;长石较少,含量约15%~20%,有铁质侵染。
侏罗-白垩地层中侏罗统直罗组直罗组二段:底部为块状紫红、灰紫色中~细粒砂岩,上部为一套灰绿、紫红色块状夹石膏薄层泥岩、砂质泥岩。平均厚度90.03m,具有南薄北厚的变化规律。砂岩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含量70%以上;浅红色长石次之,含量约占25%,钙质胶结。
侏罗-白垩地层中侏罗统安定组下部为黑色页片状泥岩或油页岩,中部为紫灰、浅黄色泥岩夹紫灰、浅红色白云质泥灰岩,钙质粉砂岩,上部为暗紫、紫灰色泥岩和钙质泥岩互层。与下伏直罗组整合接触,平均厚度25m。含裸珠蚌、鱼鳞、鱼刺及介形虫等化石。
侏罗-白垩地层下白垩统宜君组由灰色、紫灰色厚层-块状砾岩夹砂岩组成,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