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一年级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doc

发布:2018-06-12约6.28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一年级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小学一年级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篇一: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谈话导入)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谈话导入) 【学习目标】 1. 学生通过熟读课文、课外组词等活动,认识“排、中、游、流、唱、两、 岸、树、苗、绿、江、南”12个生字 2. 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比较,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新笔画横 折、横折钩。 3.学生通过拼音的帮助和课文与图片的结合,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教学挂图。 【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指导看图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快给大家介绍一下。 2.这节课老师也想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看看,你们愿意吗?课件演示江南水乡图。 3.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不想对同学说点什么吗?看看谁观察得认真仔细而且说话完整,试一试吧! 4.同学们看得很细,说得也很好,我也想把自己观察到的跟大家交流一下:小小竹排顺水飘流,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油油的禾苗,鸟儿在尽情欢唱,鱼儿欢喜地跳出了水面,江南的景色多美呀! 5.同学们听得都陶醉了,有首诗歌仅仅用了琅琅上口的几句话就把江南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你们想读读吗?赶快打开书读读第3课。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你能试着读好吗?先把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动脑筋想一想,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2.小组交流识字情况,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大屏幕出示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介绍3个偏旁“山、木、”。教师适时出现带有“山”“木” 的字,启示学生关注其偏旁与本字的区别。 4.你如何在生活中使用这些字呢? 5.游戏:拼飞机 同学们愿意做游戏吗?小组每位同学都读对词才能拼好飞机,飞机轮廓内有“江南、江水、禾苗。树苗、树本、树叶、竹排、木排、两岸、两天、绿色、绿地”等词。 (屏幕出示没有注音的儿歌) 6.在诗歌中再认生字。 这些淘气的生字又跳回了诗歌中,在没有拼音提示的情况下你能把诗歌读准吗?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1.认识句号。 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句话? 2.读中感悟。 (1)自由练读。 这首诗每句都描写了江南的美丽 ,读的时候要读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之情。 (2)选句朗读。 你最喜欢哪一句,然后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你怎么读,才能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句呢?(有感情,带表情,加动作) 你认为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谁来简单地评价评价。教师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进行指导点拨。 例:第一句“游” 和“流” 押韵,读出韵脚。 你怎么读才能读出鸟和鱼自由自在可爱的样子呢? 板贴:竹排、鸟、鱼 第二句“密” 是什么意思?“绿油油” 是什么样?要把绿绿的感觉读出来。“油”要读“yóu”。 你还会说类似“绿油油”这样的词吗? 板贴:树木、禾苗 第三句:借助保件演示渔民捕鱼、收割等场面,理解“江南鱼米乡”。 板书:小小竹排画中游 (3)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除了熟悉之外,你还有哪些好的背诵方法,不妨介绍给大家。 四、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1.质疑问难 你有哪些问题提出来,老师和同学想办法帮你解决。 教师从江南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等特点给予提示讲解,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适时语言鼓励学生是爱提问题的好孩子等。 2.扎实积累 介绍描写江南风光的诗词。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让人神往的地方。清朝的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一些文人墨客也拿起笔赞美江南。你会背哪些描写江南的诗词? 描写江南的诗词很多,不妨在课下搜集。 3.课外作业江南确实很美,我们的家乡也有自己独特的地域风情,有兴趣的同学搜集东北的图片或资料,记在(知识小宝库》里。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对话关系是多重性的,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呵护学生的灵性、个性和悟性,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始终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于是,课堂上精彩的语言纷至沓来:“竹排漂下来,看到的景色就像画一样美”、“小朋友在小竹排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就像在看一幅美丽的画一样”、“我看到了江南有很多很多的小河,这些小河里的鱼呀、虾呀,也是很多很多的”、“我们这里种的稻子很多很多,我到外婆家去,看到公路两边的田里种的都是稻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