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合作用的复习.ppt

发布:2017-04-03约1.05万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光 光:白光最好,兰光和红光次之 光照强度: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升高而增大。 光补偿点: 在一定CO2浓度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Pn=0) 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继续升高时的光照强度 二 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A B 光照强度 0 吸收 CO2 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 B:光补偿点 C:光饱和点 应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地种植植物。 C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 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 C′ B′ * (2)光强度 B:光补偿点 C2:光饱和点 光照强度 0 吸收 CO2 C2 A B C1 c a b a(净光合作用 )=b(总光合作用 ) – c(呼吸作用) 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放出CO2相等时的光强度。 光饱和点:光合作用达到最强时所需的最低的光强度。 * CO2 吸收 CO2 放出 光照强度 A B C 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速率 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可表示此时细胞呼吸的强度。 AB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CO2吸收量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这是因为细胞呼吸释放的CO2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B点:细胞呼吸所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光照强度只有在B点以上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C点以后不再加强。 * CO2 吸收 CO2 放出 光照强度 A B C 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速率 应用:阴生植物的B点前移,C点光照强度较低。如图中虚线所示。间作套种时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冬季温室栽培避免高温等都是对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也可在冬天或阴雨天使用人工光照作为补充。 * CO2的浓度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0.03% 如果提高到0.1%产量可以提高一倍左右,若再提高产量就不再增加了,如果低于0.005%光合作用就不能正常进行。 * CO2浓度 CO2浓度 光合速率 0 A B 二氧化碳含量很低时,绿色植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的浓度增大而加快,超过一定浓度光合作用速率趋于稳定。 * 光合作用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一般植物在10℃~35℃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温度 * N:酶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 P: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维持叶绿体正常结构和功能 K:促进光合产物向贮藏器官运输 Mg:叶绿素的重要组分 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矿质营养 * 5. 水分: 直接作用: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间接作用: (1)??? 影响气孔开放 (2)??? 影响光合产物运输 (3)??? 缺水时淀粉水解加强,糖类积累 水分亏缺严重时,光合机构受损,电子传递降低,光合磷酸化解偶联。 * 光合作用强度的表示方法: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糖的数量。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 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放出O2的量。 * 光合速率:是指一定量的植物(如一定的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多少光合作用(如释放多少氧气、消耗多少二氧化碳、产生多少淀粉) 表观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吸收CO2、释放的O2、积累的有机物 真正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利用(固定)CO2、产生的O2、制造的有机物、总、真正的 表观光合速率 = 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 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来看,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适当提高温度; 适当增加植物体内的含水量; 适当增加矿质元素的含量。 * (1)根据图中的曲线表明,7—10时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这是因为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是随着光照加强而增强。 (2)在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是因为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 (3)14—17时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的原因是此时光照强度不断减弱。 * 5 10 15 20 25 30 35 25 20 15 10 5 0 -5 -10 CO2吸收量mg/dm2·h 光照强度(Klx) a b c d (4)若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b的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为什么?   (5)若该植物为阴生植物,则b点应向  移动。   不能正常生长。白天光照强度为b时,无有机物积累,而夜间消耗有机物,从全天来看,有机物的消耗多于积累,不能正常生长。 左 * 2、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加入适量N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