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部分 单元实验
实验一:Code Composer Studio软件入门实验
预习要求说明:
1.阅读课本第6章 CCS集成开发环境和实验指导书Code Composer Studio 2.0 的使用。
2.阅读本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设备、原理及过程。了解观察或理解记录的重点。
3.预做好课堂作业,写好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Code Composer Studio 2.0的安装。
2.掌握Code Composer Studio 2.0的硬件仿真(Emulator)配置。
3.了解Code Composer Studio 2.0的操作环境和基本功能。
4.巩固汇编指令LD、ST、STL、STH、STM、RSBX、SSBX、ADD等用法。
5.巩固堆栈的定义、使用方法及堆栈。有关操作指令(PSHM、POPM、PSHD、POPD)等。
6.巩固立即数寻址、直接寻址、堆栈寻址等寻址方式。
二.实验设备
1.装有CCS2.0的计算机一台。
2.ICETEK-VC5416-USB-EDU实验箱一台(Emulator硬件仿真)。
3.USB连接电缆一条。
三.实验原理
1.DSP实验开发系统的组成
C54系列DSP实验开发系统由3部分组成,装有Code Composer Studio 2.0软件(简称CCS2.0)的计算机和ICETEK-VC5416-USB-EDU实验箱(简称DSP实验箱),两者用一根USB接口线进行通信,注意接口线是单方向的,系统组成如图2-1-1所示。
图2-1-1 DSP实验开发系统的组成
2.C54系列DSP实验箱组成
本实验箱共4部分组成,分别为DSP板、仿真器、控制模块及信号源。
图2-1-2 DSP实验箱的组成
(1)DSP板,也称评估模块,型号为ICETEK VC5416-A。它提供软件运行和调试的平台和用户系统开发的参照。主要有TMS320VC5416PGE160 DSP芯片、ADS7864 A/D模数转换芯片、DAC7625数模转换芯片、flash存储器等。
(2)仿真器,也称开发系统,型号为ICETEK 5100 USB。它实现硬件仿真调试时与硬件系统的通信,控制和读取硬件系统的状态和数据。
(3)控制板,型号为ICETEK-CTR。它提供标准的PSII键盘输入、发光二极管阵列显示(8×8点,共阳极)、液晶显示(128×64点)。还有蜂鸣器、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等外设。
(4)双信号源,两个完全相同,提供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频率10~100KHz可调、幅度0~3.3V可调,主要是为了方便实验。
3.Code Composer Studio 2.0的组成
Code Composer Studio 2.0简称CCS 2.0或CCS,有2部分组成
(1)集成开发环境软件“ccs2 (c5000)”,主要完成系统的软件开发和调试。它提供一整套的程序编制、维护、编译、调试环境,能将汇编语言和C语言程序编译连接生成COFF (公共目标文件)格式的可执行文件,并能将程序下载到DSP板(评估模块)上运行调试。
(2)仿真环境设置软件“setup ccs2 (c5000)”,主要功能是设置CCS的仿真方式,或硬件仿真(Emulator)或软件仿真(Simulator)。
图2-1-3 CCS 2.0软件的两个图标
4.用户软件部分的组成
用户软件部分可以由CCS 2.0建立工程文件(后缀为*.pjt)进行管理,工程文件一般包含以下几种文件:
(1)源(程序)文件:C语言或汇编语言文件(后缀为*.C或*.ASM),源文件实现用户的功能。
(2)头文件(后缀为*.H):定义一些常数,符号等。
(3)命令文件(后缀为*.CMD):定义存储器的名称和分配可执行代码的存储空间。
(4)库文件(后缀为*.LIB,*.OBJ):开发系统自带的一些文件。
其中源文件和命令文件对一个用户系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或者说一个DSP系统至少需要这两种文件。
四.源程序分析
本实验由一个源文件和一个命令文件组成,作为第一个DSP实验,主要是熟悉DSP开发系统,程序内容较简单,完成一个无符号的整数加法运算,但基本具有汇编程序的基本形式。
1.程序思路
(1)定义全局标号和映射寄存器。
(2)定义数据段和未初始化变量段。
(3)定义未初始化段(堆栈段)。
(4)主程序(可执行代码段)。
① 初始化堆栈指针和压栈保护有关变量。
② 初始化数据页指针和设置DSP有关运算状态。
③ 完成加法运算。
④ 恢复初始状态,以便重复观察执行。
(5)汇编文件结束。
2.UseCC.asm源文件
;本程序完成一个简单的无符号加法运算z=x+y
;本程序添加了多次运行,恢复初始状态功能,以便重复观察
;伪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