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doc

发布:2016-12-28约2.8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概述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所有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所致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据国际肾脏病协会统计,本症自然人群年发病率约为98~198/百万人口,其中,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明显增加,欧洲约为400/百万人口,美国和日本的发病率又几乎是其他发达国家的2倍,分别为802和996/百万人口。国内外的研究均证实,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有所变化,在西方国家继发性因素已占主要原因,其中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两大首位因素,超过50%。目前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仍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但继发性因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在逐年增多,糖尿病肾病已位居第二,占13%。高血压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多,约占血液透析病人的9%。本病与中医“虚劳”、“关格”、“水肿”等病相似。 二、西医诊断 (一)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肾单位受损未超过正常50%(GFR50~80ml/min),血肌酐(Scr)133~177μmol/L,临床上无症状。 (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功能低于正常之50%(GFR50~20ml/min),Scr186~442μmol/L,尿素氮(BUN)上升,超过7.1mmol/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周身症状。 (三)肾功能衰竭期 Scr 451~707μmol/L,GFR20~10ml/min,BUN17.9~28.6mmol/L。病人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四)尿毒症期 Scr大于707μmol/L,GFR小于10ml/min,BUN大于28.6mmol/L。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辨证分型 (一)肾气虚衰证 面白神疲,听力减退,腰膝酸软,手足不温,倦怠乏力,面浮肢肿,或遗尿,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舌淡胖,脉沉细。 (二)湿浊中阻证 面浮肢肿,面色晦滞,肢体困倦,头重如裹,纳呆厌食,口中粘腻,口淡无味,呕恶频频,舌淡苔白腻或白厚,脉弦滑。 (三)脾肾阳虚证 肤色萎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面浮肢肿,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淡胖,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1、保证足够能量摄入 能量摄入应为30~40kcal/kg·d(125.5~167.4kJ/kg·d)。 2、低蛋白饮食 一般认为0.6g/kg·d蛋白可以维持病人氮平衡。蛋白中65%~75%应为高生物效价者,并分配在三餐中给予。食物以禽蛋和淀粉为主。蛋黄含磷较多,不宜采用。为了减少食物中磷的含量,将肉、鱼等用水煮后,弃水食用为一种有效措施。 3、保持大便通畅 我科自制温阳软便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大便秘结,2粒,每日两次。 (二)西医治疗 1、积极寻找并治疗可逆因素 如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 2、低蛋白饮食加酮酸氨基酸疗法 无高钙血症患者,给予开同片每次4~8片,每日三次口服。每月监测血钙水平。 3、维生素的应用 叶酸片5~10mg/d,维生素C片0.1g/d,维生素B6片5~10mg/d。 4、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2-HPT)的治疗 当CCr<35ml/min时,即可替代补充活性维生素D,剂量为罗钙全0.125~0.25μg/d;对于终末期肾衰和透析2-HPT患者,罗钙全的常规用法是:0.25μg/d开始,每2~4周加量0.25μg/d,直至2-HPT得到理想的控制;对于顽固、严重的2-HPT,可给予口服大剂量冲击疗法。 5、肾性贫血的治疗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3000~5000单位,皮下注射,每周2~3次。 6、吸附剂治疗 爱西特片4~8片,每日三次口服。 7、结肠透析治疗 以我科配制的中药结肠透析液,在结肠透析机引导下行高位结肠灌洗,每周2~3次。 8、控制高血压 血肌酐<265μmol/L者,以ACEI和/或ARB为主控制血压;血肌酐>265μmol/L者,以钙离子拮抗剂及其他降血压药物控制血压。降压目标是力争将血压降达125/75mmHg。 (三)辨证论治 1、肾气虚衰证 治法:益气补肾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党参 茯苓 白术 薏苡仁 甘草 白扁豆 山药 桔梗 砂仁 生地 山茱萸等 2、湿浊中阻证 治法:祛湿化浊 方药:温胆汤合三仁汤加减 陈皮 半夏 茯苓 枳实 竹茹 杏仁 白豆蔻 薏苡仁 厚朴 竹叶 通草 滑石 甘草等 3、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加减 附子 肉桂 熟地 山茱萸 山药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仙茅 仙灵脾等 五、应用策略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