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版七年级第2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课件(37页).ppt

发布:2017-06-27约1.83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读文正音 马克·吐温(美国)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并被称为“美国文坛巨子”。 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 芬历险记》、《傻瓜威尔逊》、《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赤道环球游记》等。 他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露美国资本主义虚伪的民主和自由,抨击美国种族主义对黑人的迫害和美帝国主义对外的侵略和扩张。 聪明伶( ) 俐( ) 差( ) 事 捆( ) 煞( ) 费苦心 滑稽( ) 猝( ) 不及防 撰( ) 文 俗不可耐( ) 言简意赅( ) 戏谑( ) 乳臭( ) 未干 揪( ) 盛气凌( ) 人 趾( ) 高气扬 诽( ) 谤( ) líng lì chāi shà jī kǔn cù gāi xuè xiù jiū líng zhǐ fěi bàng zhuàn nài 6、六神无主: 5、心血来潮: 1、煞费苦心: 2、出奇制胜: 3、猝不及防: 4、俗不可耐: 掌握下列成语 费尽心机。煞,极,很。 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猝,突然,出乎意料。 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 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 11、微不足道: 8、刮目相看: 9、乳臭未干: 10、盛气凌人: 7、言简意赅: 14、大动肝火: 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赅,完备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臭,气味。 傲慢的气势逼人。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臭,气味。 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发脾气。 整体感知课文 【分组讨论】 一、简要说说课文的记叙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夏天的一个吉曰 《汉尼巴尔周报》报社 “我”、叔父、希金斯、一家报纸的编辑、 两位知名人士、新来的外乡人 叔父外出一周,临行前交代“我”编一期周报 经过: 结果: “我”撰文讽刺希金斯投河,用恶作剧讽刺一家报纸的编辑,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以及挖苦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将其发表在《汉尼巴尔周报》的同一期上 这一期报纸的销量大增,周围的人对“我”刮目相看 理清全文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5):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6-7):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二、“叔父离家外出一周”,十三岁的马克·吐温 独立办了一期《汉尼巴尔周报》,他在“第 一次文学尝试”中做了哪几件事?产生了怎 样的反响? 1、做了四件事:(1)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2)用恶作剧讽刺一家报纸的编辑(3)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4)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 2、巨大的反响:它们发表在《汉尼巴尔周报》 的同一期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 而且使这期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 能不对年幼的作者辛辣老练的文笔刮目相看。 三、作者叙事时有详有略,举例说说哪些是详写, 哪些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马克·吐温“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了几件事? ①对希金斯投河进行讽刺报道,并配上插图。             ②用恶作剧攻击一家报纸编辑“约翰·摩尔先生”。       详写 ③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④给一个新来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 略写 详写 详写 这样写的好处: 更好地向读者展示“我”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过程。 3、使周围的人对作者刮目相看。 2、马克·吐温第一次文学尝试后的结果是什么? 1、展示了文学才华; 2、使报纸销量大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