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化学第1章第1节讲义习题.doc

发布:2017-04-26约3.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实验·探究】 物质的变化 【实验1-1】水(H2O)的加热 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水沸腾时管口出现水蒸气,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成小液滴 液态水 加热 水蒸气 冷凝 液态水 【实验1-2】块状胆矾(CuSO4·5H2O)的研碎 1变化前胆矾的颜色、状态是什么样的? 2粉碎后的胆矾颜色、状态又是什么样的? 3变化前、后胆矾有什么不同?变化后的粉末物质还是原来的胆矾吗?为什么? 【实验现象】块状固体变为粉末状固体 【实验1-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胆矾固体溶解,变为蓝色澄清的溶液;滴入氢氧化钠后试管内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1-4】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现象】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块状固体逐渐消失;烧杯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名称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 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结论加热水使其沸腾液态的水水沸腾并生成水蒸气,遇玻璃片凝结成液体液态的水研碎胆矾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研成粉末状蓝色粉末状的胆矾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蓝色的胆矾溶液蓝色溶液逐渐变成无色,有蓝色沉淀蓝色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盐酸反应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颗粒状的固体逐渐溶解,溶液中有气泡冒出二氧化碳气体一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示例:水的蒸发、汽油的挥发、玻璃的破碎、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溶化、氧气的液化、木材制成桌椅、矿石粉碎等 (3)基本特征:物质常伴有形态的变化 2化学变化 (1)定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2)示例:如木炭的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烂、火药爆炸、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3)基本特征:化学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依据 ※ 说明: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2)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时先熔化成液体,然后燃烧,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过程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而蜡烛熔化成液体是物理变化,但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蜡烛的燃烧 B钢铁生锈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水的蒸发 【变式联系】 1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白玉做床,金做马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下列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 ①冰雪融化 ②铁生锈 ③木材制桌椅 ④木材燃烧 ⑤石碏熔化 ⑥石碏燃烧 ⑦酒精挥发 ⑧海水晒盐 ⑨气球爆炸 ⑩火药爆炸 属于化学变化有 ;属于物理变化有 二 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示例:颜色、状态、熔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等 (3)物理性质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熔点:物质的熔化(固态→液态)温度 沸点:液体沸腾(液态→汽态)时的温度 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 说明:物质的有些性质,如颜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