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化学图像习题.doc

发布:2016-04-14约4.3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像习题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图像 例1、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已知在20℃~30℃间,A与B有相同的溶解度;在70℃时A、C溶解度相同。 (1)请在溶解度曲线中标出物质的标号; (2)在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3)在50℃时,三种物质的质量均为8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形成溶液,其中__的溶液为饱和溶液,___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4)要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采用____方法。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图像 例2、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稀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加入氯化钠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图像正确的是( ) 三、溶液pH的变化图像。 例3、下列实验中溶液的pH随加入试剂体积而变化的关系与图中相符的是( ) A、稀硫酸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 C、Na2CO3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D、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蒸馏水 四、金属和酸反应的图像 例4、等质量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1)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__;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__。 (2)分析图中的两条曲线,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______。 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图像 例5、小明和小华进行盐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研究。小明用较稀的盐酸,小华用较浓的盐酸。他们分别取等质量的锌粒与足量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并将烧杯中的物质总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图5所示的曲线。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的物质总质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 (2)表示小明实验结果的是图中的曲线__(填①或②); (3)请说明图中的曲线②与曲线①不同的原因_____。 六、其它化学反应过程的图像 例6:图6中的四个图像分别代表对应的四种化学反应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 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C、向一定质量的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溶液,溶液的导电性与加入溶液量的关系。 习题: 1、某同学用一定量的稀硫酸来做相关实验,实验后,将有关数据绘制成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2、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锌、铁有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锌恰好完全反应,铁有剩余 D.锌、铁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3、镁、铝、锌、铁四种金属分别根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正确反映金属质量(X)和产生氢气质量(Y)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4、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列示意图表示,其中错误的是 5、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水的关系正确的是 6、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盐酸、碳酸钠、硫酸、氯化铜4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并充分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 如图,据此回答。 (1)该混合物是由 和 组成的。 (2)不含另外两种物质的理由 一是: 二是: 7、某固体物质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混合而成。取一定量的该混合物溶于水有沉淀产生,在所得混浊液中逐滴加入10%的稀盐酸,发现沉淀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则沉淀的 质量= g。 8、如右上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Y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 9、时,分别向盛有水的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均不与水反应),可观察到下图所示的现象。 (1)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右图中可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物质继续溶解,可采用 或 的方法。 10、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温度约在_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