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1.docx
小猴子下山教学实录1
??一、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认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常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使学生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2.教学难点
体会小猴子三心二意导致一事无成的道理,并能在生活中有所感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一段小猴子在山上玩耍的视频,视频中小猴子活泼可爱,在树林间跳来跳去。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谁呀?
生:小猴子。
师:对啦,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小猴子下山发生的有趣故事。
2.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图片内容依次为小猴子下山看到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图片上小猴子在做什么。
师:大家看看这张图,小猴子在干什么呀?
生:小猴子在玉米地里掰玉米。
师:非常棒!那这张呢?
生:小猴子在桃树下摘桃子。
师:没错。以此类推,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小猴子的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出课题《小猴子下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注意语音、语调、语速以及停顿。例如,在小猴子下山,走到一块玉米地里这句话中,小猴子下山语调稍高,表现出小猴子的活泼;走到一块玉米地里语速适中,声音平稳。
师:小朋友们,仔细听老师读,看看能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哦。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朗读姿势,如发现学生把掰(bāi)读成bān,及时给予纠正,并示范正确读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请几位学生依次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情况。评价时,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等方面进行。
例如,当一位学生读完后,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有没有哪个字的读音不太准确呀?引导其他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评价能力。
4.思考问题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看到了什么?它都做了些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生1:小猴子看到了玉米、桃子、西瓜和小兔子。
生2:它掰了玉米,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扔了桃子去摘西瓜,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都认真读了课文。那小猴子最后得到了什么呢?
生:什么也没得到。
(三)识字教学
1.出示生字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
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大家先自己读一读,看看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
学生自由认读,教师指名认读,对于认读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
2.识字方法教学
加一加:如猴,可以引导学生说反犬旁加侯就是猴;结,绞丝旁加吉就是结。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认识更多的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动作演示:对于掰、扛、捧、抱、蹦、追这些表示动作的字,教师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字义。比如,教师一边做掰玉米的动作,一边说:同学们,像这样用手把东西分开,就是掰。让学生模仿动作,加深记忆。
联系生活: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见过西瓜呀?那瓜字怎么记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识字。
3.巩固练习
开火车读:将学生分成小组,依次开火车认读生字,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
识字游戏: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对了,就可以用卡片去打一个小怪兽的图片(教师提前准备好画有小怪兽的卡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生字书写指导
出示要写的生字块、常、瓜、往、进、空、非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例如,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提土旁,右边是夬;常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尚,下面是巾。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一边写一边讲解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比如,写瓜字时,要注意先写撇,再写竖提,然后写点,最后写捺;写空字时,上面的穴字头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工字要写得横平竖直。
学生书空练习,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书写,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小猴子下山了。
师:那小猴子下山后心情怎么样呢?从哪个词能看出来?
生:小猴子心情很高兴,从蹦蹦跳跳这个词能看出来。
师:非常好,那我们一起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小猴子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