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学进修学校九十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doc

发布:2018-03-03约5.7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進修學校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二第二次月考 國文科考題 月考範圍:蘿蔔糕、晚遊六橋待月記、柳子厚墓誌銘、虯髯客傳、孟子、祭妹文 一、單選題(每題三分,共廿一分) 1.「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所謂「奇觀」指的是: ?梅花晚開,與杏桃齊放 ?杏桃早開,與梅花爭妍 ?杏桃在春雪盛開 ?梅花怒放於春雪的奇景。 2.唐朝白居易有〈春風詩〉,其中兩句為「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李次第開」可與〈晚遊六橋待月記〉:「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相參看,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苑」是指種植草木的花園 ?由「開發」一詞為「開花」之意,可知作者誤將「花」寫作「發」?「次第開」是依次開花 ?按照正常氣候,植物開花的次序為梅、櫻、杏、桃、李。 3.風塵三俠中,李靖雖為配角,但其形象鮮明,令人印象深刻。有關李靖之說明,下列選項何者「有誤」? ?「公為帝室重臣,須以收羅豪傑為心,不宜踞見賓客」顯現其膽識氣度 ?「李靖瞬息萬慮不安,而窺戶者足無停屨」寫李靖得紅拂女後之沉著明快 ?「靖怒甚,未決,猶刷馬」寫李靖面對髯客之挑釁,仍能謹慎自持,不失去理智 ?「靖雖貧,亦有心者焉。他人見問,固不言,兄之問,則無隱耳」寫李靖以開闊胸襟,不卑不亢地面對髯客的無禮質問。 4.「起陸之漸,際會如期;虎嘯風生,龍吟雲萃,固非偶然也。」意謂 ?帝王之起,必有佐命之臣,隨之而生 ?人生相遇相知,乃天定之數 ?人之成功立業,須多歷困厄 ?物類之起,時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5.有關「傑廉悍,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之敘述,何者「有誤」: ?旨在說明柳宗元學養俱佳 ?「傑廉悍」意謂柳宗元才華出眾,議論時強悍,得理不饒人 ?「出入經史百子」:意近「博覽群書」 ?「議論證據今古」:意謂不空言立論。 6.下列「 」內之字詞意義,何者兩兩相同: ?「出入」經史百子/這篇報導與事實有很大的「出入」 ?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卒」死於窮裔 ?「比」戶以爆竹聲角勝/「比」一歲,免而歸者且千人 ?「始」極其濃媚/望西山,「始」指異之。 7.西元二一四八年,台灣某古宅出土作品〈蘿蔔糕〉一篇,但並未註明作者和寫作時間,僅能確知為台灣作家所作。以下為作者生處時代的生活情況,請問,由下列何句,「最能精確判斷」本篇的寫作時間:?新月曆第一張的最後一個星期,中間週日的部分,卻有四天的日期是用紅色印上去,顯得喜氣洋洋 ?雖然推行陽曆,甚至模仿西方人生活方式規定隔週休二日制 ?如果這些古老的節慶吉日從月曆上完全消失,生活將會變得多麼枯燥無味啊 ?我們說「過年」,恐怕大部分仍是意味著農曆的過年吧。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三分,共四十五分) 8.關於〈晚遊六橋待月記〉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詳細鋪寫西湖四時之美,文筆極為工麗 ?「歌吹為風,粉汗為雨」是寫夏日西湖遊客之多 ?午、未、申三時,正可欣賞「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所以杭人喜在此時遊湖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為夕嵐」,但最美的仍是月景 ?題稱「待月」,文中無「待」字,卻以末段「讚月」造成「期待」的興味。 9.〈晚遊六橋待月記〉一文中,何處可見作者獨特的審美觀點: ?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 ?杭人遊湖,止於午、未、申三時 ?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湖光山色濃媚動人,乃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之時。 10.關於公安派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為首的袁宏道,字公安,故稱公安派 ?晚明小品文所以興盛,實受公安派的影響 ?作品情趣盎然,擺落世俗的審美刻板印象 ?反對擬古,主張抒發性靈獨出己意 ?認為小說戲曲俚俗,不合乎文人的高雅品味,故加以排斥。 11.小說家常借人物動作呈現其品格,下列有關人物動作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借楊素踞床見客,見其驕縱倨傲 ?借李靖之眼和不安的舉措,見紅拂之「殊色」 ?借紅拂夜奔李靖,見其膽識和慧眼 ?借髯說李靖是貧士,見髯富可敵國 ?借道士說失卻棋局,教訓髯不可輕敵。 12.關於〈虯髯客傳〉的寫作目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目的在宣揚得天下者,應積誠用德,謙以下士,才能永保天命 ?極寫虯髯客之不凡,目的在烘托李世民之具有天命?以隋末天下大亂,暗指唐末藩鎮割據 ?作者利用大眾相信「天命論」的心理,寫成此篇小說,宣揚己見?由文末「乃知真人之興,非英雄所冀」一句,揭露本文的寫作目的。 13.關於〈虯髯客傳〉的文學技巧和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明寫李靖與髯客,實則暗寫李世民?藉虯髯客悉贈家財予李靖,使天下早日平定,成就其英雄形象 ?風塵三俠人物形象鮮明,成為後世小說戲曲的題材,如〈女丈夫〉、〈虯髯翁〉,但與〈虯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