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市奔牛高级中学2011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奔牛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调研测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假设图1表示纬线圈,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孤,其中AB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箭头方向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2、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A、2l时 B、3时 C、6时 D、9时
读台湾地图,台湾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图2)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图3)及我国部分区域等降水量分布图。(图4)回答3-6题。
3、钓鱼岛位于图2中a、b、c、d的
A、a 处 B、b处 C、c处 D、d处
4、图2中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
A、洋流、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天气状况
C、地形、季风 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台风
5、图3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中,反映光照情况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4中台湾海峡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有寒流,不易形成降水 B、为风的通道,风力强,不易形成降水
C、处在背风地带,雨影区 D、处在信风带,降水较少
读香港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图(图8),回答7-8题。
7、1955年,香港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地域类型属于
A、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8、1975年至1998年,香港地区弃耕地比重大幅上升的原因有
①城市不断发展,土地买卖日益兴旺 ②政府限制农业的发展
③全球变暖,不利于香港农业发展 ④农民进人市区寻找高收人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图10表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时期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B、②时期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
C、③到⑤期间,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D、②到④期间,受人口数量的影响,经济水平不断下降
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对于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利用收集和积储雨水,满足冲厕所、洗马桶和清洁车辆。根据资料完成10~11题:
10、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对水循环产生影响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11、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矛盾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
c之间的关系为
A、a<b<c B、b=c
C、a=b D、b<a
13、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河流 B、湖泊 C、山脉 D、城市14、甲地比乙地
A、纬度高,地势高 B、年太阳辐射量小 C、日照时间较短 D、气温年较差较大
右图为某河流河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16、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此河流一定位于南半球
C、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此河流一定位于北半球
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跨南北半球,乙地跨东西半球 B、两地都位于南太平洋
C、两地东部都受所在海域暖流的影响 D、两地的自然景观较为相似
18、①②③④地的海水温度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读图完成下列19~20题。
19、四条河流中,流量随季节有明显变化的是
A、① B、②
显示全部